“如今舟儿下落不明,玉儿又遭此打击,我这心里实在是踏实不了啊。”
崔老爷安慰她:“玉儿如今能投身到各种事情里,兴许还是一件好事。”
“事情很多,就没有精力让她再去想那些悲伤的事。若咱们粮食的问题真的可以解决,那玉儿可是为乡亲做了巨大贡献。”
“到时想必阿恒在天之灵,也会为其感到骄傲啊。再说回舟儿,玉儿做了这么大的事,肯定不少人都会感激她。到时请更多的人帮忙寻找,寻回舟儿的机会就更多了。”
景氏捂着手帕轻轻抹泪:“你说的是,我们……我们这时候也是玉儿她们的主心骨,定要坚强起来才行。”
以前那么多的苦难都挺过来了,不能在这点事情上出岔子。
崔之玉特意将窑炉选址在种植地的一个风口,还建造了个简易的鼓风机,利用风口的大风能使窑炉内的温度上升。
至于到时候冶炼时,也考虑到冬季的气温,又在窑炉附近建了个简单的休息室。
里面的火炕长期温暖,又有足够的泥煤供应,等到时候窑炉一开,这温度起来了,周围一米内也会温暖一些。
这些事很费神,但好在那么多村民都愿意相信她,大家伙一起齐心协力,用不了多久就能将这些基础东西全部弄好。
等窑炉完工后,让几个身强体壮的男丁,把那些石英砂装进那包子形状的窑炉之中。
窑炉的设计,崔之玉特意做了半倒焰窑,能更充分地利用热量,加风燃烧的温度足够冶炼石英砂。
煅烧过的石英砂直接倒入雪水之中,快冷却后从而能去除其中杂质,得到更加纯净的二氧化硅。
等到第二次煅烧时,将石灰石和二氧化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入窑中,便能冶炼成玻璃了。
起初不少人都觉得新奇,这玻璃到底是什么东西,他们从未听说过。
至于冶炼出来又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
直到第一个成品出来之际,众人才看到,竟然是透明又光滑的坚硬物质。
摸上去好似那海边的贝壳内部,连博学的老爷子,还有阮秋他们都震惊地围在那块玻璃前。
“这看起来倒像是某种晶体矿石,不过以前所见的那些矿石没有这么清澈,也没有如此平坦。”
崔之玉轻轻一笑:“这些玻璃液体在冷却定型之前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形状,不过我们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这种。”
“此物纯度还欠佳,往后我再多番调整,肯定能更加透光。但这也足够做我们阳光房的聚热壁了。”
老爷子摸着胡子,总算明白崔之玉做阳光房的原理。
“这玻璃透光又挡风,围成小房后,里面的土就不会结冻,等到日晒时内里气温还能升高。”
“崔娘子还让人在土下挖了火道产热,众所周知,在土壤上平铺一层马粪,也有保温之效。这里里外外都给了庄稼足够的生长条件,难怪崔娘子说能种出来!”
有了这成果,后续大家伙就更加卖力了。
然而村子里是藏不住消息的,几天过后,也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汀州城内。
那日崔之玉还在织布作坊,和那些女子们说笑,没想到纳秋急急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姑娘!一个……一个七品小官!竟然要砸了咱们的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