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秋路过袁老四他们时,还狠狠吐了口水在地上,无比嫌弃地瞪他们一眼。
“姑娘想得正好,之前我还愁咱们冬季怕是不能种多少庄稼了,现在让他们去垦荒种菜正正好!反正他们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他们个个都是怕死的人。这也算是变相的物尽其用吧!”
崔之玉笑了笑,像袁老四他们这种底层小人,无需说太多的大道理。
能让他们在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找到他们的价值和益处,往后就会老实不少。
更何况都是一些正值壮年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归还完那些财物后,崔之玉和纳秋走出屋舍,正值此刻天空下起了大雪。
洋洋洒洒的如鹅毛一般。
纳秋裹紧自己的皮毛小围巾,不由得感叹。
“姑娘,又是一年冬了,我这毛毛围脖还是姑娘当初在流放路上为我做的呢,可暖和了。”
“所以我和婉淑就想着,在闺秀坊里也做一些这种围脖,手套,帽子,如此一来,那些姑娘们肯定是喜欢的。又保暖又好看。”
“对了,咱们那羽绒小马甲卖得特别好,姑娘还不知道吧?”
崔之玉看了上个月的账本,自然也是知道的。
只是不知道今年冬天,会不会像去年冬天那般遭遇天灾人祸。
今年的雪来得有些晚,这场大雪一来,往后的很长一段日子恐怕都要在寒冷和大雪中度过。
看来这两天要为大家伙过冬而做准备了。
于是崔之玉当天下午,便带着一些人开始做过冬准备。
将该修缮的火炕都修缮了一遍,又喊来薛老,去私塾里也修建了火炕,以及保暖的窗户。
至于那些庄稼,她又划分了一些荒地,让袁老四他们负责开垦种植冬小麦。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去年囤在空间里的那些泥煤,如今也能正式派上用场了。
她以从外地买入的名义,从空间里拉了一大车干泥煤回村,派给各家各户后,又上货运行找些村民拖了不少泥煤送入军营。
让霍宗用赈灾银买入,给城中所需的百姓。
回款后的第一时间,提前给货运行和柞蚕园,还有织布坊的众人派了新年红包。
众人诧异之际,感激不已。
“崔娘子,这些……这些我们哪能收呢?平日的工酬已经很多了,如今还有额外的银子赏,我们也受不起啊。”
“这有什么受不受得起的?这些都是你们应该得的,正因为有你们的辛勤劳作,我们才能卖出更多的东西,也赚更多的银钱。”
“来年等汀州城重建好,我再想办法去城里做些买卖,扩大咱们营生。开春之后,我还打算在村里修建更多的屋舍,咱们人人都有庇护之所。”
此番话语,顿时带给不少人希望。
热乎乎的红包,一如他们热乎乎的心。
接连几日的冬忙,村里每个人都无法闲下来。
那些地窨子里也储存了不少过冬的粮食,崔之玉更是把一家十几口的存粮都放进去了。
她还抽空去了关城一趟,顺便带了不少闺秀坊的新货过去补货。
没想到那闺秀坊在大姑母的经营下,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关城那些妇人女眷最喜爱来的地方。
货物被卡的那几日,闺秀坊里的东西都卖得差不多了。
尤其是过冬的成衣,库存都没有一件。
还是崔之玉带着补货而来,一时间那铺子里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