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接下来就是裁撤京师的十万人了,有自己的辽东军以及洪承畴统帅的羽林营在,其实京营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十万人打仗压根就不成。
不过考虑到朱纯臣,张维贤等人的感受,最后李献忠还是给京师三大营象征性的保留了1万人,直接裁撤了9万。
都是老兄弟,李献忠也同他们直接摊牌了,空饷以后肯定是没的吃了。
不过他有更赚钱的项目,以后只要他们跟着自己开发海外,金山银山都能赚回来。
李献忠这可不是比喻,倭国是真有金山同银山。
朱纯臣肯定是全力支持李献忠的,他存在辽东银行的银子足有240万两,光是5%的利息一年就是12万两。
而张维贤则没有朱纯臣这么看重银子,只要不站错队,他们这些人手里的银子足够保住几代人的富贵了。
他则是更看重儿子张之极的前途。
这次张之极的表现极为抢眼,拿下京师他可是立了头功。
李献忠已经将他升任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并让张之极跟随自己南征,这摆明是要栽培他了,张维贤自然是十分欢喜的。
有了他们两位带头后,京城的勋贵们自然是无人再敢反对“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
();() 不过朱由崧个人的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尽管崇祯出走时,不少太监同宫女都跟着他出了京。
不过留京的宫女同太监加起来还有五六千人。
之前朱由崧也是有自己的世子妃的,不过洛阳沦陷时早就失散了。
朱由崧目前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大规模的选秀现在肯定不合时宜。
李献忠从情报司挑选了几名貌美的女子作为弘光帝的妃子。
崇祯的内帑里虽然是没有啥金银了,不过还有不少珠宝,这些现在都是朱由崧的了。
他又把自己的五十万两银子拨入了内帑。
好在崇祯还给他留下了不少产业,光是直隶附近的庄田就有20万顷。
这些庄田都是由太监打理的,这些太监收取的租子可是很高的。
相当一部分全部落入了自己的腰包。
所以如今皇庄的打理,除了皇帝指派的太监之外还由户部派出官员一同监督。
为了堵住士绅的嘴,朱由崧宣布皇庄也要纳税,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土地全部纳税。
弘光朝廷,除了牺牲将士的田地可以享受一定时期的免税,无论是皇帝朱由崧还是辽东郡王李献忠名下的田庄都需要纳税。
并且所有士绅的税不能转嫁给佃户,必须双方按照比例一同承担。
直隶其实不缺少良田,只不过绝大部分的土地都被皇帝同勋贵控制了。
由于勋贵士绅们长期不纳粮交税,才导致朝廷收入根本无法自给自足。
弘光皇帝朱由崧颁布圣旨,凡是弘光朝廷治下一律取消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同“士绅一体纳粮”。
并且取消自万历以来加征的一切“辽饷”、“练饷”等苛捐杂税!
并按照辽东的规矩征收商税。
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即便是没有土地的百姓,也可以去朱由崧的皇庄做佃户。
并且朝廷规定所有地主的最高出租土地的租金是5成!
违规者,朝廷将没收土地!
户部官员测算过,这样一来,老百姓的实际负担只有崇祯朝的一半,但是直隶的税收收入至少是之前的5倍。
如果算上商税就更多了。
整个直隶不仅可以自己自足,在上缴完中央的赋税之后,各府还能也相当的财政盈余发展地方经济以及搞建设,提高地方官吏的收入。
大批辽东科举出身的举人被派往了直隶担任县令,跟随他们一同去的还有辽东退役的老兵,这些人是用来对付胥吏的。
若是这帮人不识相那自然是直接杀头抄家。
他们执行的李献忠的临时法令,阻挠新法者主谋直接斩首,从者及其直系家属流放奴尔干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