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萨尔浒之战怎么打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孙可望北上救父李自成占领西安求追订月票(第2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孙可望北上救父李自成占领西安求追订月票(第2页)

周延儒思虑再三之后,决定丢卒保帅。

竟然也指使起自己的党羽弹劾冯铨这个兵部尚书,认为冯铨也应该为此事负责。

按理说朝廷剿匪接二连三的失利,冯铨这个兵部尚书难辞其咎。

不过首辅周延儒此时这么做,却没有人认为他这是在大义灭亲。

因为他同冯铨不仅是儿女亲家,还是牢固的政治同盟,满朝皆知。

连崇祯的觉得周延儒这人的人品有些问题。

再加上周延儒此前多次提醒崇祯要警惕魏忠贤的阉党之乱,让他不要过于宠幸王承恩。

王承恩此时自然也对周延儒没啥好感。

他趁机说道:“周首辅也过于没有担当了,不但没有替陛下分忧,反倒老是指望着别人替自己诿过!”

于是崇祯很快就做出了罢免首辅周延儒的决定,提拔次辅温体仁担任首辅。

冯铨一看温体仁上台了,自己在京师肯定也混不下去了,干脆主动向崇祯辞去了兵部尚书以及内阁大学士的职务。

不过他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网”有问题,只是征讨海寇放松了对流寇的扫荡,才导致流寇死灰复燃!

他承认这是自己的失职,没有提醒朝廷及时任免新的追剿总督继续对付流寇。

并表示愿意去前线剿灭张献忠替陛下分忧!

冯铨这么一番主动承认过失,并辞去职务,倒让崇祯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了!

毕竟当初将洪承畴从大别山调回京师的人是自己。

冯铨替朝廷效力的心还是好的,不过他不可能让冯铨去追剿张献忠,于是决定让冯铨去南京做兵部尚书,也好为朝廷继续出力。

冯铨此时巴不得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于是赶紧谢恩!

();()  温体仁知道接下来他的活可不轻松。

当务之急肯定是先要解决掉张献忠同李自成这两个祸害。

温体仁同新任的兵部尚书张凤翼一商量,还是决定让此前任命的五省剿匪总理陈奇瑜率领边军南下剿灭张献忠。

不过此时陈奇瑜手上能调动的人马也就几万人,虽然其中不乏边军精锐,但是毕竟兵力不足。

最终决定让袁崇焕从山东战场上抽调2万人去湖广组成东路大军,配合陈奇瑜的西路大军一起夹击张献忠。

尽管山东海寇的压力也很大,不过考虑到襄王被杀,张献忠已经称帝了,袁崇焕还是派曹文诏率领和1万羽林营以及1万南直隶明军前去武昌,同3万湖广兵组成东路军。

而陈奇瑜也从宣大,太原、榆林、宁夏各镇,以及陕西各地征调了6万大军,组成了西路军。

其实按照陈奇瑜自己的意见,他觉得应该率军先出潼关,解决掉河南李自成部,然后再从河南南下攻取襄阳,干掉张献忠!

毕竟李自成已经逼近了洛阳,如果他先南下攻打张献忠,很可能李自成会趁机攻打洛阳,甚至是杀回陕西!

不过崇祯同温体仁勒令其务必先剿灭已经称帝的张献忠。

万般无奈之下,陈奇瑜只得留了1万人马在潼关,防止李自成杀回关中断了他的后路。

其实朝廷本次征讨张献忠准备的十万人马已经不少了,其中还不乏羽林营同九边精锐。

不过由于分成东西两路,所以协同作战上还是很难的。

陈奇瑜也只能给东路军的曹文诏下达大致的进兵方略。

由于东边的道路相对好走一些,所以他决定让曹文诏先行进攻,将张献忠的主力吸引到东边;然后他才率军出其不意出武关,直入湖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二月初十,曹文诏的东路军率先发难,从武昌出兵攻入张献忠的德安府。

说实话,官军的这一招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张献忠一直觉得有李自成挡在自己的北面,朝廷起码应该拿下了汝宁或者南阳后才会威胁到自己。

却没想到,他们居然直接从武昌出兵了。

不过此刻他可是手握25万大军的大西皇帝张献忠,还能怕了朝廷不成?

更何况德安有自己的义子镇东侯张可望率军8万驻守。

原本张献忠是准备开了春之后再大举出兵,为大西开疆拓土,没想到朝廷这么快就打来了。

于是他传令张可望,必须拒敌于国门之外。

不过这位大西皇帝很显然是高看了自己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大西军。

羽林营毕竟也是大明倾举国之力打造出来的精锐之师,虽然只有1万人,但也绝对是吊打流寇。

曹文诏的侄子曹变蛟亲自担任先锋,五天之内连破孝感、云梦、应城三县,杀得大西军是丢盔弃甲。

张可望只得退守德安的首府安陆,并向父皇张献忠求援!

这是大西开国后的第一仗,张献忠自然是不能打败了。

尽管张定国等人劝其不可轻动,最终他还是决定御驾亲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