伱人走了没关系,只要将来义军打回来,你凭着这个地契,这些田还是你的。
所以这些义军都是怀揣着梦想的,相当于张献忠提前给他们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只要将来他成功了,这些“空头支票”就可以兑现。
准确的说这也不是完全空头,毕竟义军的确是把土地交到了你的手上,虽然义军走后有被人夺走的风险,但是只要义军打回来了,这些就是你的。
这就是相当于提前分红了,只要造反成功,义军人人手上都有股份。
这样一来义军原本带不走的土地就变成田契带走了。
对于义军有战功的将士,张献忠也给他们发田契,只要跟着他张献忠混,将来这些都能兑现。
不得不说这招的确是厉害。
张献忠在麻城“打土豪,分田地”,很快就将自己的兵力扩充到了十几万人。
而且现在义军也开始筛选了,老弱病残不要。
对于这些被义军筛选淘汰的人,只要田地有多,张献忠也给他们分一些。
这也是对他们心向义军的鼓励!
这样下次张献忠打回来的时候,这些人都将成为义军的内应。
这些田契他们肯定会压在箱底,盼着将来张献忠君临天下,好兑现。
张角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张献忠的谋士。
没办法张献忠的杀心实在是太重了,要是真让他将湖广同四川给祸害一番,那李献忠将来可就要欲哭无泪了。
所以李献忠才想出了这个《分田策》,让张角出现在了张献忠的身边。
张献忠杀人,其本身残暴是一方面,其实这也是他的一种策略。
();() 一方面是他确实没有这么多粮食来养闲人,另外大明的子民恋土思乡的情结很重。
李献忠在辽东开出了优厚的条件,给百姓举家搬迁到辽东,肯去的百姓尚且不多。
张献忠哪里来这个条件?
所以他只能采取才原始野蛮的方法,通过杀人,毁掉他们的家园,迫使这些百姓跟着自己混。
另外这样也能破坏朝廷的税收,既壮大了自己又削弱了朝廷。
可如今有了张角的《分田策》,那么他杀人就只剩下了立威的作用。
也就没有必要天天杀人了。
毕竟有了《分田策》这个大杀器,百姓都盼着他张献忠早日君临天下,对于支持他的百姓,他也没有必要痛下杀手。
《分田策》的另一个好处是救了不少读书人。
毕竟分田发田契也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可不是几个人就能干完的。
而且放出去的田契也是要造册登记的,万一将来张献忠真的君临天下了这些田可都是要兑现的。
就连张可望也认为张角的这个《分田策》,绝对是将来义父张献忠君临天下的利器。
张角之才不亚于汉之萧何!
而分到了田契的义军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攻城掠地,连战连捷。
大军一路攻克罗田、新洲、兵临黄州府。
新上任的湖广总督府熊文灿赶紧派兵支援黄州。
不得不说,崇祯下令各国各地编练新军还是有效果的,如今武昌府很快就聚集起了数万大军。
由于义军对于士绅几乎是格杀勿论的,虽然百姓拥戴他们但是各地的士绅都将张献忠视作洪水猛兽。
各地的团练,乡勇纷纷来到黄州助战。
那些地主老财们也举家逃亡了黄州府以及武昌城。
张献忠来了他们就要被灭族了,还管啥乡土情结?
义军攻打黄州城很不顺利。
张定国也说道:“启禀父帅,黄州城内兵力众多,各地的官军乡勇足有2万余人;而且那些士绅连粮食都运到了黄州,即便是我们围困了黄州,他们的粮食也比我们充足。”
张可望也说道:“不只是黄州的兵马,武昌城的援军也快到黄州了。孩儿以为我们应该调整目标。”
张献忠人称“黄虎”,打仗向来狡诈。
他令张可望率万余人佯攻黄州,自己则率领主力偷偷向西,向德安府进发。
果然官军的注意力全在黄州一线,德安府兵力空虚。
十一月初一,张献忠攻克了孝感,攻入德安境内,并擒获了湖广总督熊文灿派往襄阳调兵的使者。
此时官军主力尽在黄州,德安府的兵力空虚。
初五,张献忠举兵十二万攻克了德安的首府安陆。
自“滁州大战”之后,义军再一次攻克府城,这也使得义军的信心大增!
占领安陆后,起义军得到了大量的物资补充。
张献忠又在这里搞起了“杀士绅,分田地”,的得到了大量百姓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