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己则率领辽东军直扑归化城。
大明隆庆六年,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阳,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
该城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
这座规模较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时的归化城由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又译为“呼和浩特“,汉意为“青色的城“。
当然了说城池大那也是只是相对于草原上的土城。
实际上归化城东西长300余米,南北宽250米的样子,只有南北两座城门,辽东随便一个卫所城就比这大了。
只不过它在夯土外边包了一层青砖,另外城高8米,还是比较高大的。
此时土默特部的主力已经被调往围攻宰赛了,城里自然是没有多少人马。
明军是骑兵急行军,火炮还需要半天才能到。
不过李献忠不准备等了,很快明军就在鲁密铳的掩护下,推着破城锤向规划城发起了进攻。
说实话,辽东军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这样的原始攻城了。
不过好在蒙古人的羽箭无力洞穿辽东铁骑的铁甲,此时这些重骑兵被当做了重步兵使用。
而城下的明军则是利用鲁密铳完全限制了守军的反击。
这些蒙古人只要一露头就会遭到无情的射杀。
尽管遇到了一点波折,最终明军还是很快就攻克了归化城。
林丹汗等人在经过了3天的厮杀后终于全歼了宰赛部,库尔汗宰赛及其长子扎鲁特被杀,内喀尔喀的2万骑,除了千余人投降外,其余均被击杀。
不过漠南联军也付出了一万多人阵亡的代价。
但他们此时还没有来得及打扫完战场就传来了明军攻克归化城的消息。
尽管林丹汗心里有疑问,但他也只得同意主力回师,毕竟土默特部是为了帮他伏击宰赛才造成了老巢被偷。
不过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让土默特部首领古禄格率领一万联军先行回师,自己则率领1万人殿后。
果不其然,他们刚进入大青山地区,就遭遇了皇协军同叶赫骑兵的突袭。
之前他们同宰赛的大军血战了三天,早就是疲惫之师了,加上又是急行军,此刻人马俱疲,哪里是对人的对手?
不久后古禄格率领的一万人就几乎全军覆没。
林丹汗见状不对,赶紧率领万余残部撤退。
原本应该断后的科尔沁部此时却忙着去攻打宰赛的地盘了,导致林丹汗成功的脱逃。
最终李献忠同科尔沁瓜分了原宰赛的地盘,不过表面上李献忠还是让宰赛年仅5岁的儿子在柳师爷的辅佐下掌管着原来的部众。
之后明军趁机渡过了黄河,击溃盘踞在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部。
将阴山同河套地区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中。
之后明军又在阴山黄河之间修筑九原城,以九原扼守阴山,俯视河套。
原本李献忠是想将林丹汗的八个妃子分别赏赐给这次出兵的阿济格等人。
不过茅元仪认为万万不可,因为这些女人几乎都是蒙古各部盟同林丹汗进行的联姻。
如果将他们赐予科尔沁或者女真各部的首领,会无意间造成他们的相互结盟。
而且这些妃子手上都或多或少的都掌控着林丹汗的一些部众。
所以茅元仪建议李献忠将这个8个妃子全部纳入自己的后宫。
其实林丹汗比李献忠也大不了几岁,这些妃子还是比较年轻貌美的。
年龄最大的大妃娜木钟今年也就比李献忠大2岁。
为了漠南蒙古的长治久安,最终李献忠还是将林丹汗的八大妃全部接纳了。
天启六年元月初十,科尔沁部蒙古,内喀尔喀蒙古,土默特蒙古、鄂尔多斯蒙古、以及察哈尔蒙古各部在归化城共同拥立大明辽国公李献忠为漠南蒙古共主。
由于李献忠得到了大元的制浩之宝,乃是天命所归,故而蒙古各部又私下称其为“天命可汗”!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感谢书友“帝者归来”、“20230530090659679”、“kaloa哥”、“20181026183558535”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