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萨尔浒之战怎么打 > 第九十六章 明军血战澎湖荷兰盘踞台湾求追订月票(第2页)

第九十六章 明军血战澎湖荷兰盘踞台湾求追订月票(第2页)

仅仅几个月后就完成了基隆港的扩建。

不过这两个港口距离比较近,最终孙传廷决定集中力量建设港口条件更好的基隆港。

只是稍微扩建了一下淡水港的码头,把这里作为一个补给港口使用。

不过还是分别在基隆同淡水修建了棱堡同炮台,作为自己在台湾北部的两个基地。

而且台湾有着不少原始森林,造船的木料也是现成的,基隆造船厂也在修建之中。

李献忠这种官方的投入,同福建沿海百姓以及海盗的开发力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一船船水泥从辽东运往台湾,仅仅一年多以后,台湾不仅拥有了基隆同淡水两座港口,以及两个永久工事组成的炮台。

还拥有了8个船坞的基隆造船厂。

而且孙传庭还在基隆港西南方约70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周8里的台北城,并将这里作为台湾的治所。

由于台湾开荒的名声越来越大,目前已经有不少福建的百姓主动迁移到台湾来。

如今的台湾共有百姓10万3千人,同时还拥有朝鲜劳工2万人。

();()  由于港口、炮台、棱堡以及台北城的出现,所以台湾的驻军也变成4千人。

目前台湾的官田共有15万亩,由朝鲜劳工负责耕种;民田更是达到了60万亩的规模。

台湾用的是最好的占城稻,所以亩产可以达到2石。

不过台湾北部还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暂时没有办法做到一年三熟。

不过一年两熟每亩也能贡献出4石优质稻米。

目前台湾的税率是每亩抽粮1石2斗。

整个天启3年,官田得粮60万石,民田收粮72万石,总共是132万石。

去掉台湾驻军以及朝鲜劳工消耗的28万石,以及粮仓储备的24万石,共向辽东输粮80万石。

可以说大大缓解了辽东的粮食缺口。

不过台湾目前也有自己的问题。

无论是辽东的平虏卫同朝鲜人对于台湾的湿热气候都有一些不适应,不少人出现了水土不服。

幸亏是李献忠提前准备了大量的青蒿等药材。

后世的研究表明青蒿素同金鸡纳霜一样同样对于治疗疟疾有奇效。

很显然目前李献忠不可能大量获得产于南美的金鸡纳霜,所以他提前令人准备了大量的青蒿等药材。

另外叮嘱孙传庭一定要注意饮用水,不要饮用生水,并且令人准备了大量艾草驱蚊。

兵命令平虏卫的作坊生产了大量的蚊帐,进行物理防蚊。

饶是辽国公准备的如此充分,依然有不少士兵同朝鲜劳工病倒了,最后还是病死了三四百人。

不过这已经很好了,如果不是这些措施,那2万朝鲜劳工甚至死个七八千人都是有可能的。

相对来说那些福建的闽南人,适应性就比他们这些北方人强很多,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气候。

虽然也有一些不适应的,但都是个例。

最终李献忠还是放弃了将大量北方百姓移民台湾的想法,起码暂时不能这么做。

等台湾的开发度高了以后再考虑吧。

不然只要移民个几十万辽东百姓过去,可以迅速开发台湾海岸线附近的土地,几百万亩良田,可以彻底解决粮食问题了。

但是台湾接下来的开发也遭遇了瓶颈,因为台湾岛的东北部是丘陵山区,只有西北部有不少平地。

这一年多以来,北部地区比较容易开发的土地几乎被他们开发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土地要么就是要清除掉成片的森林或者沼泽,要么就是同南面的那些土著争夺地盘。

因为目前台湾主要是在开发西北海岸,台北城已经是他们深入最内部的地区了。

随着开发的队伍不断向台中附近挺进,同这些土著的接触越来越多。

开始那些土著试图用武力驱逐平虏卫,不过经过交锋,这些只有原始弓箭,木矛的土著根本就不是平虏卫的对手。

本来孙传庭以为这些土著只是一些原始部落,他们甚至还俘虏了一些奴隶,在田庄干活。

不过经过深入的了解,发现他们居然有一个王国。

台湾岛上的巴布拉人与猫雾?人、巴则海人和一部份洪雅人所成立的一个“准王国”,部落共主称为大肚番王。

所以他将这个王国称作“大肚王国”,其核心领地在今天的台中一带。

虽然目前他们距离台中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双方的碰撞却是越来越频繁。

原本孙传庭是准备直接用战舰登陆到台中附近,把这个“大肚王”给抓了,来个斩首行动。

不过他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