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自豪地说道:“多亏宁远伯有先见之明,让我们提前修建了上百个大型蓄水池。”
“目前平虏堡周边总共有良田30万亩,其中10万亩距离凡河较近的地方依旧种植小麦粟米等粮食,其他20万亩已经全部种上了情报司提供的番薯。”
“这些番薯3月就已经种下了,现在涨势喜人,估计再有一个月就能收获了。平虏堡依靠着30万亩良田除满足将近7万张吃饭的嘴外,应该还有不少富裕!”
这批番薯十分重要,毕竟此前的番薯是情报司在福建繁育的。
如果在辽东可以种植成功,那么这20万亩番薯会有相当一部分成为整个辽东的种子。
今年除了少数靠近河流的地区,其他田地铁定是长不出粮食的,也就指望这些番薯救命了。
目前辽东的粮食已经飞涨了,尽管商人们带来了不少粮食,不过目前粟米已经涨到了1两5钱一石,江南的大米则是2两一石。
据说建州那里粮食已经出价6两银子一石,但是李献忠依旧不愿意放粮给他们。
如今平虏堡的粮仓里共有130万石粮食。
这些粮食除了小部分高价贩卖赚取银两外,相当一部分,李献忠会用来收地。
如今粮价暴涨,许多百姓根本就买不起粮食,最终只能卖地换粮。
辽东的土地比不得江南,最好的土地也就10两银子一亩。
而且兵荒马乱的现在根本就卖不出这个价钱。
如今战事未开,辽东的粮食已经是这个价格了,一旦同建州开打以及旱情的持续严重,粮价肯定还要涨,到时候涨到三四两银子一石都算是好的。
最可悲的是你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那么李献忠就可以很轻松的用1石粮食换取1亩良田。
要知道他这些粮食从江南采购也就5钱银子。
相当于花了1两银子就购买了二亩良田。
而这些没了土地的百姓都会成为他的佃户,这次他起码可以收购几十万亩良田,顺便再奴役数十万百姓。
万恶的封建社会,每次大灾都是这帮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的好时机。
不过李献忠也是没有办法,万一有一天他被逼造反了。手下3万人马,按每人月饷2两来算,一年就是72万两。
他手里的银子连一年都坚持不住。
此时范文程终于想起了李献忠说过的话:“放心吧,存粮食肯定比存银子划算!”
这划算的不是一星半点,看来自己的粮仓还是造少了。
现在平虏堡的银子还有很多,只是粮仓已经不够了,粮食堆不下了。
这几个月由于劳动力的增加,以及制作工艺的优化,目前辽东军的所有鲁密铳都已经完成了火绳到遂发的改造。
新型的开花弹也已经造了不少,而且火药充足,就等着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了。
李献忠回到开原后,使得辽东明军的士气暴涨,众将得知这次将要征讨建州,直接进攻赫图阿拉更是纷纷请战。
最终李献忠绝对以辽东铁骑,突击营,平虏卫三支人马九千人作为本次进攻的主力。
此外再调毛文龙、赵率教等部11000人作为辅助,本次开原明军共出兵两万征讨建州。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初一,宁远伯李献忠在位于抚顺路的界藩城,亲自祭拜了万历皇帝!
然后又高声诵读了《讨建虏檄》!
两万明军齐声高喊:“征讨建州,生擒老奴,枭其首,破其城,灭其族!”
李献忠携开原明军主力两万,外加海西女真叶赫部1万骑,蒙古科尔沁左翼三部三千骑,蒙古宰赛部两千骑。
共计三万五千步骑,从界藩城出发,直接开启了万历第四征“平建州”!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感谢兄弟们的订阅及双倍月票支持!
感谢书友“方云的部下”、“张雨朦”、“一灣秋沙”、“170113220934074”、“启东东”、“牛妖大魔王”、“s自由风暴b”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