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楚怀王女主 > 第151章 王府夜袭(第2页)

第151章 王府夜袭(第2页)

白云只有轻飘飘的几朵,在空旷的天上慢慢飘着,像是不同形状的几条白船,正在大海中扬帆前进。

少女的心境也变得越平静,她低头翻动了一页手里的书,眼神又不由自主地瞟向旁边,很快又叹了口气。

凉王虽然没有进城来,却是派人送来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礼物,此刻都好好的放在房间里,却是一个都没有拆开。

花园里争妍斗艳,可她的心思并不在花上,而是一会想着这个,一会又琢磨着那个,她想到最后,不禁苦恼的摇摇头,随即默默背诵着那些文章诗词,借此打时间。

陈谓然编撰的书在凉郡已经全面推广开来,现在凉郡的读书人,几乎是人人以能手持一本“凉王的书”为荣。

独孤也曾看过,却是不怎么看的下去,但她又现,自己偶尔见到的读书人,却是人人都能背诵出里面的几段话,然后加上一堆让人云里雾里的解释。

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论起当世农工商的未来,依旧是农工在前,重农抑商的政策不应该立刻改变,因为无论是如今的技术、经济,还是人力物力,都不足以支撑起全凭商业带动的社会展,当务之急,应当继续展农工,但也要从最直接的方法入手商业,不能让商业脱离国家的控制。。。。。。

这段话全然是白话,属于陈谓然根据现如今的社会形势,而写出来的一点思考性文章,类似于备忘录,但给那些培养的官僚来看,也能有启的作用,让他们自己思考该如何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政策。

但对于那些书生来讲,这本书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

先是有人说里面缺少了一个儒字,然后大家又琢磨着,就算是自己不对,也不应该是凉王不对。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这个世界,是没有儒家的,所谓儒生,则是取儒雅的意思,用来表现这些书生的闷骚。

于是乎,有人“茅塞顿开”,惊呼道,凉王爷所说的,应该是“底层百姓”的工作活计。

王爷必然是先去考虑那些百姓,接着,就会考虑咱们能当什么官。

毕竟,咱们读书人,一是不染泥土,二是不去劳动,至于做生意,呵,那都是下贱的商贾才去考虑的蝇营狗苟的事情,咱们读书人,岂能为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最离谱的还不在这里。

在魏人苗人入寇的前些日子,还有不少书生特意来到凉郡,人手一本《凉书》,在凉郡各处组织起所谓“文社”,大肆谈论凉王撰写的这本书,隐隐有成为“凉家”男子的气象。

至于书里面到底讲了什么,人人都可以背出来,却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

反正从古至今,跟着大人物的话来走路,基本上都不会错的。

独孤最喜欢的,反而还是那些诗词。

“一落秋菊风杀尽,飞作冬日梅血红。

死后谁怜香化土,生来不是二月花。”

她小声吟哦着,紧紧攥着手里的一块玉质令牌。

夜色须臾即至,郡城里的平常人家舍不得点上灯,如今已是春天,气候不似上月那样寒冷,大家吃完一点饭,便站在自家门前,和邻居懒懒散散地谈着话。

妇人们趁着今晚月光正好,赶紧把白天来不及洗的衣物拿出来,先是浆洗过一遍,继而用棒子敲打着衣物,最后再洗一遍。

本来是不用这么麻烦的,但大家洗的都是城头守军的衣服,自然是得多用点心。

守军也不全是懒汉,但让城中妇人帮忙洗守军的衣服,却是平先生的主意。

而且,这些妇人一个月下来,也能拿到不少酬劳,在那之前,就算是有守军让帮忙洗衣服,则是一分钱都不给的。

在凉郡走上半天,你总能现不少特意给百姓的照顾,若是外地人突然过来,则是可能觉得处处格格不入。

曹茗已经在这里漫步了一个下午,她漫无目的扫视着周围,依稀还记得,自己以前常从这里走过。

那时候初来凉郡,那时候凉王无权无势,整天都在忙着他的事情,而且并不限制自己的自由,时常都是宋长志用他的那点可怜的俸禄银子,买点小零嘴,讨好似的拿给自己。

想到这里,她便情不自禁的露出一点笑意。

那个傻乎乎的家伙,应该还在明郡呢吧,自己这一次,倒是不会再见到他了。

曹茗看着天上的明月,默默的想道。

“人言团圆似月,而今夜月残似钩,今夜过后,无论成功,之后数年内,我但凡出现在凉郡,必然会遭到凉王不死不休的追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