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安启文微微一笑“王爷,这楚国的天下,说到底不还是您们天家的事么,至于是伪帝来坐这龙椅,还是京城里那位坐龙椅,为什么就不能是您来坐呢?”
“放箭!”
安平生一声令下,身后弓箭手万箭齐,把城头射的如同刺猬一般,在几波对射压制后,楚帝没有立刻命令攻城,而是命令士卒用投石车和弩车不停的攻打城头,直到城头上再也看不到任何站起来的人,他才同意麾下攻城的请求。
往前说至少有一百多座这样的县城,一座座攻打下来,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而且士卒也很难得到补充。
楚帝之前灭了岑井两国,倒是补充了一波大军,而且岑井两国虽小,可粮食储备也不少,楚帝还能把两国的商队捡起来,稍微拍拍他们身上的灰尘,然后继续派出去用。
反正外面的列国是不准备管这边的事情了。
楚帝麾下还有实打实的几十万精锐,谁脑子坏了拿自家的私军去帮别人家灭火。
就算真的出兵了,那就等于直接在帮楚国京城里的那位,最后得了好处的还是楚国人,从很多方面来讲,那支几十万的大军就算最后被打败了,那些投降的士卒也到不了他们嘴里。
管他干嘛,闲的没事干了。
安平生现在的考虑是尽量用最少的损失获得最多的利益,用大量精锐进行长途奔袭,最后直捣京城,京城里那位死了,那些世家除非造反,要不然没有任何名义再反抗下去。
但,毕竟还有一位凉王。。。。。。。
安平生很快收起思绪,他知道现在要关心的不是这些。
大队的士卒已经撞开城门,他们根本没用云梯登城,这时候反而打了城内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这时候都在城墙下面严阵以待,没想到远处的城门却已经被人破开,大量的楚军涌入城内,守军们看着敌军庞大的人数,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命开玩笑,纷纷投降。
“杀!”
为的校官浑身披着铁甲,但他的动作却相当流畅,一把铁刀使得出神入化,带着身后的兵卒硬生生击溃了城门口再次聚集起来的部分守军。
他其实是个岑国人,原本名叫阿五,连个姓氏都没有,但自从他被楚帝御笔亲封了个“麦城校官”的官职后,就自己改了姓,叫麦五。
“弟兄们,冲啊!”
二鬼子当了官,比鬼子还狠心,麦五对自己的这群同乡也算不上照顾,昨天安平生问谁敢担任攻城先锋,是他第一个应了声。
反正后方俘虏营的岑国人还有很多,他随时都能补充满自己的编制,他只去过那里一次,而且宁愿这辈子自己都不会被关进那里。
那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麦五觉得自己是在做善事,有很多时候他甚至会把自己得的钱全部拿出来买粮食,统统送进俘虏营里给那些人增加伙食。
没错,是增加。
楚军的粮草本就紧张,所以更不可能拿多少粮食去喂俘虏,俘虏营里的日子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候还一连几天的断粮,就算这样,俘虏营还必须跟上大军的度,里面的俘虏同时充当民夫和辅兵的角色,随时给楚军提供各种补充,一旦出现掉队的人,就会被立刻无情的斩杀。
楚军军中军令严格,但也不得不稍微放宽一点,楚帝现在唯一的依仗就是他们,所以对他们暗里的一些小动作也不去管了。
常常有几个兵卒凑一笔银子,去俘虏营里挑两三个女人,就能在苦闷的军营生活中添上点色彩,而那些校官和将军反而不敢这么做,大家都在忍着苦日子,等回到京城,自然都有足够的赏赐。
楚军军中尚且如此,那些岑国和井国降兵组成的两个营就更不堪了。
已经自认为是楚人走狗的那些人,对待俘虏营里的态度就不是当人看了,他们甚至都不给钱的。
整天都有大队大队的岑国兵或者是井国兵走进俘虏营,去肆意放荡过一番后,才心满意足的回到自己的军营。
麦五虽然也会帮助俘虏营里的平民百姓,但他也没有约束自己的那些手下去俘虏营寻欢作乐。
“禀告圣上,此处已经被拿下。”
楚帝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有些意外的说道“朕记得,你似乎是。。。。。。那个在岑国长大的楚国人。”
“臣是楚人。”麦五立刻说道,要是在他那儿,有人敢说他是岑国人,这位麦城校官已经开始拔刀要砍人了。
但碰到楚帝的话,他就只能陪着笑,然后小小的纠正一下。
“臣愿为圣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朕封你为岑郡将军,等战事结束以后,朕再许你你去岑郡做个郡都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