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此。”
刑部尚书越众而出,对着皇帝躬身施礼“圣上有何吩咐?”
“朕问你,身为一朝大臣,却大肆贪污国库,该当何罪!”
刑部尚书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什么,他面色如常的回答道“该,死!”
“大楚律令有云,五品官以下者贪污粮米钱银三斗以上者,斩!”
“五品官及五品官以上者,贪墨过一石者,通家流放!”
刑部尚书言语铿锵,仿佛此刻化身为两袖清风的好官,但他看上去更像是一条抓到猎物的鬣狗,正准备对自己的猎物动最后一击。
朝堂一时间哗然,自从楚国第二代皇帝以后,大家就很少提起大楚律令了,中间要不是几次删改过这玩意,大家就差点齐心协力让这东西彻底成为过去了。
而现在,竟然还有人提出来?
准确的说,是在朝堂早朝的时候提出来。
毕竟这玩意稍作更改,就变成束缚平民百姓的项圈而不是世家贵族的镣铐,剑有双刃,法之亦然。
所谓法理律令,是正过来反过来都能用的东西。
聪明人不推翻规矩,他们只会利用规矩给自己谋好处,所以在改革后的大楚律令光辉的照耀下,世家们吃的满嘴流油,但却没办法再去管他们。
即使是再蠢的人都意识到,这是一场朝堂倾轧。
起者无疑是出身宋家的刑部尚书,大家各自审视着和宋家的关系,虽然事先没有得到通知,但站在这里的人,本就比他们同家族的人要灵活的多。
所以,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在这时候一眼看出来了。
姚家的工部尚书和李家、刘家的大臣一块交头接耳,而向来与宋家交好的韩家大臣,则是用又愤怒又疑惑的目光看向刑部尚书,仿佛在问你在搞什么鬼?
可刑部尚书只是回以一个看上去就很欠揍的笑容。
更多的人,则是对那份折子产生了好奇,毕竟要是有什么要紧内容的话,负责筛选折子的人肯定会提前告诉各家。
“这是近些年刑部尚书来调查的各级官吏贪墨受贿的记录。”
皇帝淡淡的说道,算是替百官先解开了一点疑惑。
“朕没想到啊,一登上这龙椅,诸位臣工就给朕出这种难题。”
皇帝闭上眼睛,随口念道“御史中丞姚山!”
“臣在!”
姚山出列,立刻跪在地上。
不过他倒也不是很害怕,身后站着一个姚家,这刑部尚书就算抓住了什么把柄,又能把他怎么样?
这皇帝总不可能直接。。。。。。
“拖出去,杖毙!”
皇帝睁开眼睛,森然说道。
姚山张大了嘴巴,直到被侍卫拖出去,他还没反应过来。
这皇帝,一个被他们推举上去的废物!
敢说杖毙两个字?!
直到这时候,大家才忽然现,往日老老实实站在那里的胡丞相,今天没来上早朝。。。。。。
“站住!”
吏部尚书直接大喝一声,那两个侍卫竟然真的站住了,他冷冷看一眼皇帝,径直走向已经被吓傻的姚山,把他拉过来,然后才慢悠悠的回过头。
“圣上,凭一张纸,就能判定一位大臣的生死么?
这恐怕有些武断了吧。”
吏部尚书冷笑道“请问宋大人,您说的这律令,是咱们大楚的律令吗?”
刑部尚书皱起眉“你李明达一个管吏治的,有什么资格跟本官来讨论这律令?”
“本官告诉你,这律令是大楚律令第二十页,第十三条,要不要本官把那一页全都背给你听听?”
刑部尚书没懂吏部尚书是什么意思,所以他直接开始了嘲讽。
“不是吧。”吏部尚书哈哈大笑“大楚律令只有一十九页,何来二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