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北平无战事谢木兰为什么被杀 > 第379页(第1页)

第379页(第1页)

  “那就改成我们!”梁经纶愤然接道,“‘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是先总理孙中山建立同盟会时就提出的纲领,在改组国民党时更是写进了党章!几十年过去了,在国统区,占中国面积三分之二的农村,依然是不到百分之十的人占据百分之九十的土地,三亿多农民没有饭吃!城市的资产掌握在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手里,上千万居民竟然要靠美国的救济粮活命!去年一年,国军已锐减到三百多万,竟还是不出军粮,前不久在北平就生了第四兵团和民食调配委员会抢粮的事件。民不聊生,人心尽失,我们国民党到底在干什么?”

  梁经纶没有看徐铁英,而是又望向了曾可达。

  曾可达竟然不再看他,而是在记录徐铁英的问话。

  一阵寒意袭上心头,梁经纶看着曾可达记录完徐铁英的话:“曾可达同志,徐主任提的这个问题,我想请你帮助回答,可不可以?”

  曾可达又望向他了,却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

  梁经纶:“你的家在赣南,你的父母、你的兄长现在还在老家种田,他们知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三民主义?”

  曾可达还是没有接言,这句话也没有记录,脸上也依然没有表情。

  戛然而止。

  烈日当空,偌大的后园没有鸟叫,没有虫鸣,甚至没有一丝风声。

  房内,竟能听见两支钢的写字声。

  “记录完了吗?”梁经纶转过身来,“记录完了你们可以把我的话上报,可以说是国民党党员梁复生说的,也可以说是共产党党员梁经纶说的,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请你们将方孟敖立刻释放。现在北平分行的行长就坐在何副校长的家里等着答复。如果方孟敖继续关押,牵涉到党通局的非法党产,美国的五千万美援就可能立刻冻结,币制改革在第一天就可能流产!你们已经抓过我两次,可以抓我第三次,可我现在必须回去,给方行长和何副校长答复。”

  梁经纶转身了,一阵门风,长衫拂起,他又站住了:“还有,请你们立刻接通何副校长家里的电话,这种卑劣的手段丢国民党的脸!”

  “等一下!”曾可达突然叫住了梁经纶。

  梁经纶回头,竟现曾可达和徐铁英都直地站在那里,望向卧室房门。

  梁经纶意识到了什么,向卧室方向望去。

  一个身穿中山装、五十出头的人,走了出来,面相和善,目光内敛。

  来人向曾可达和徐铁英微点了下头,在梁经纶面前站住了:“梁经纶同志吗?”

  梁经纶望向了曾可达。

  曾可达:“介绍一下,总统府四组主任陈方先生。”

  梁经纶蓦地明白,自己今天被彻底卖了!

  他不再看曾可达,望着陈方:“请陈主任指教。”

  那陈方面目依然和善:“不敢。党内像梁经纶同志这样有见识的不多啊。奉命来处理一些事务,不期邂逅,请你理解。”

  梁经纶:“我说了,请陈主任指教。”

  陈方:“听说何副校长和方行长都在等你的答复,这很重要。有一件事情请你向何副校长还有方行长说明,中央党部和党通局在平津地区没有什么百分之二十股份的党产。币制改革事关国家安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五千万美国援助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冻结,币制改革也不会在第一天就流产。我的话请你理解。”

  梁经纶:“币制改革的论证报告是我帮助起草的,我当然理解。”

  陈方:“理解就好。跟何副校长和方行长好好解释。”

  梁经纶:“我能走了吗?”

  陈方点了下头。

  “派车送你吧。”曾可达走过来了。

  “借辆自行车就行。”梁经纶已经跨出了房门。

  陈方看着他,曾可达看着他,徐铁英也看着他。

  飘拂的长衫消失了,风声因梁经纶而起,随梁经纶而去!

  陈方回头了,向曾可达那张桌前走去,拿起了他记的那份记录看了起来,同时轻声说道:“二位请坐。”

  曾可达没有坐。

  徐铁英也依然站在那里,没有坐。

  轻轻地将记录放回桌面,陈方望向了曾可达:“请曾督察写上记录人,签个名。”

  曾可达过去签名了。

  陈方又走到了徐铁英面前,拿起了茶几上的记录。

  这次只翻了翻,陈方便将记录放回茶几:“徐主任也请签个名吧。”

  徐铁英坐下签名了,签得如此之慢。

  两个名都签完了,陈方站在那里等着。

  曾可达立刻过来将记录交给了他。

  徐铁英站起来,双手将记录也交给了他。

  陈方:“都请坐吧。”

  两个人都坐下后,陈方这才在单人沙上坐下,只坐了沙的三分之一,显得十分谨慎谦恭,轻声问曾可达:“对这个梁经纶,经国局长什么评价?”

  曾可达想了想,答道:“人才难得。”

  陈方将两份记录对折了一下,放进了中山装下衣口袋:“这份记录不能再外传,我亲手交给总统。”

  曾可达:“是。”

  徐铁英:“是。”

  陈方又轻声问徐铁英:“关于那百分之二十股份,党通局还有没有什么证据在什么人手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