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北平无战事谢木兰为什么被杀 > 第337页(第1页)

第337页(第1页)

  谢培东头顶轰的一声:“严春明同志也……”

  老刘点了下头。

  谢培东:“什么时候……”

  刘云望向了桌面:“下午四点,西山监狱。”

  “西山监狱”四个字像一记重锤,谢培东感觉到自己的心被猛地击了一下,怦怦地往嗓眼上跳,不敢往下问了。

  突然,心跳声变成了敲门声。

  刘云倏地望向张月印。

  “送姜汤的同志,给谢老熬的。”张月印不敢快步,也不敢慢步,走到门边,开了一碗宽的门缝,接过那碗冒着热气的姜汤,关了门,走回桌旁,“谢老,您先喝几口……”

  几十年的党龄在这个时刻显现出来,谢培东双手接过碗,稳稳地放在桌上,望向刘云:“刘云同志,什么现实,什么结果,我们都要面对……你说吧。”

  刘云凝重地望着谢培东:“燕大学委两个学生党员同志,还有,谢木兰同志……”

  谢培东倏地站起来!

  刘云紧跟着站起来。

  张月印也紧跟着站起来。

  刘云这才正面给了张月印一个眼神,张月印走到谢培东身边,时刻准备扶他。

  谢培东又慢慢坐下了,张月印没有离开,静静地站在他身边。

  刘云也依然站着,慢慢说出了不得不说的话:“谢木兰同志一直有入党的强烈愿望……刚才我跟张月印同志说了,决定以北平城工部的名义,追认她为中共党员……”

  配合刘云,张月印一只手伸过去搀住了谢培东的手臂,谢培东其实一动没动。

  谢培东有反应了,张月印另一只手也伸过去了,双手搀住了他的手臂。

  谢培东却是慢慢去拨张月印搀自己的手。

  张月印望了一眼刘云,松开了手。

  两个人都望着谢培东,但见他端起了面前的姜汤送到嘴边。

  “烫,谢老……”张月印却不敢去拿他的碗。

  碗在慢慢倾斜,谢培东的脸慢慢埋到了碗里……

  左手握着碗还在脸边,谢培东右手的衣袖已经去揩满嘴满脸的姜汤,将泪水一并揩了。

  满脸血红,双眼更红,谢培东望着刘云:“他们怎么敢这样做……”

  “他们已经敢了。”刘云叹了口气,“这也是我们没想到的。都知道蒋经国和王云五为了遏止通货膨胀,一直想强力推行币制改革。我们判断大量的黄金、白银、外汇一多半在孔宋家族控制的四行八库,还有国民党中央党部控制的党产里,他们哪儿会愿意剜肉补疮!没想到昨天梁经纶帮助何其沧写的那个论证送到司徒雷登手里,今天南京就成立了美援合理配给委员会。这是国民党币制改革真要推行了。今天徐铁英在西山监狱当着木兰和几个青年党员暴露梁经纶的真实身份,就是国民党内反对币制改革那些人的反扑。暴露梁经纶,牺牲木兰他们,都是为了打击蒋经国,还有试探我党的态度。我们的错误就犯在忘记了毛主席的教导,一切反动派在行将灭亡时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木兰还有老刘同志、严春明同志本不应该牺牲啊!”

  “曾可达、王蒲忱为什么还要拉着我去找木兰?!”谢培东声音有些颤,“国民党内部生了这么剧烈的斗争,他们都不知道?!”

  这就带有情绪责问了,刘云慢慢坐下:“王蒲忱知道,曾可达不知道。今天下午,就在徐铁英暴露梁经纶身份之后,蒋经国在南京中央党部跟陈立夫生了正面冲突。妥协的结果,就是制造假象,保护梁经纶。为了这个假象,他们在房山方向放了一批学生,进入了我军和敌军的缓冲区。那些学生哪知道,他们进入的山洼里全是地雷,好几十人啊!”

  谢培东不再控制,老泪涌了出来。

  刘云眼睛也湿了:“由于是缓冲区,经常生地雷炸人的事件,那个地方布的又都是子母雷,炸的人连尸骨都不需要掩埋。这样,他们就能说木兰和这些同学都去了解放区,而我们也无法证实他们去了哪里。为了保护情报的来源,我们还必须装作不知道。谢老,生了这样的事,周副主席比我们还难受啊!”

  谢培东:“为什么还要告诉我?”

  刘云:“周副主席说了,谁也不能取代您,中央必须信任您。”

  谢培东双手撑着桌沿慢慢站起来:“刘云同志,请传达中央的指示吧。”

  刘云深望着谢培东:“只有您相信木兰他们去了解放区,方家的人还有何副校长他们才会相信木兰去了解放区,国民党也才会以为他们真瞒过了我们。”

  谢培东:“我要回去了,他们都在等我。”

  刘云立刻过来了,目示张月印去开门,接着搀住谢培东向门口走去:“谢老,真相尤其不能让方孟敖同志知道,重要性您比我们更明白。”

  “我明白。”

  走到门口,刘云怔在了那里。

  ——庭院如洗,天上有星。

  ——一连下了好几个小时的暴雨不知何时停了!

  今晚,方邸警卫之森严已达北平最高之级别。

  方孟敖的小吉普和青年军的中吉普停在街口,一干青年军同时向徐徐走过的谢培东敬礼。

  再过去,赫然停着李宗仁的专车,显然是随扈何其沧的。一级加强的行辕侍卫伫立车旁,看清是谢培东,也一齐敬礼。

  人车一过,大门反倒冷清,谢培东却猛地一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