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明嫡长子皇家 > 第96章 围猎东南计划五千六百字求订阅(第12页)

第96章 围猎东南计划五千六百字求订阅(第12页)

“梅可甲,你怎么说?!”

梅可甲深呼吸了几口,随后非常正式的行礼,“小人此生有幸!愿与我大明太子共谋大事!不枉我梅可甲活此一生,若是像以往只当一富家翁又有什么意思?”

“好!”朱厚照一拍桌子,“五月份,你启程南下。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和家人好好相聚。临走时,你再进宫,我还有交代。”

“是!”

商人梅可甲深深叩了个头!

心中自是便带着汹涌的情绪离开东宫。

倒是刘瑾,这时候要开口了,

“殿下,这样的谋划非同小可,梅可甲出身西北,对东南并不熟悉,若是失败了呢?奴婢觉得是不是换个人?!”

朱厚照幽幽的说:“熟悉东南……若想找个对东南熟悉的,那能熟的过本地的?可本地的人……谁也不会拔刀向自己。梅可甲出身西北,正是一张白纸。我派他去东南做生意,说不好听点儿就是虎口夺食,所以他这张白纸,除了靠着京师,还能靠着谁?”

是啊,不能派不过去一人,被别人给同化了,那不是鸡飞蛋打嘛。

刘瑾嘴唇微颤,这……原来是特意从西北找的。

“但你说的是对的,若他失败,本宫总不能在他一棵树上吊死。”朱厚照话音也还没落下多久,

殿外就传来张永的声音。

“奴婢张永,参见殿下!”

梅可甲正色肃容,碰了一次钉,他就知道太子这样的人喜欢听什么了,“小人明白。说句掉脑袋的话,殿下若是不将我的家人放在京中,我还觉得是有什么圈套呢。”

“你瞧瞧,”朱厚照抬起头跟着刘瑾说:“这是他的本来面目!心里想着本宫这个太子怎么计算他呢。”

“殿下恕罪。”梅可甲陪着笑,“实在是防备惯了。现在明白过来,小人只是一商人,本不值当殿下的算计。”

“不妨事。你要不聪明,我还不要你。”

前面这些不提,

之后说起正事。

皇太子斟酌了会儿,组织着用词,“……想来想去还是直接说,梅可甲,本宫要你做的事,乃是在东南沿海、行商。”

“敢问殿下,做的什么生意?”

“海上的生意。”

这话,梅可甲和刘瑾眼皮子都一抖。

梅可甲更是奇怪,“可是殿下……海禁是朝廷的国策,也是祖制。这海上的生意……要如何做?”

“东南的商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太子的这句话说的内涵丰富。

听到这话的两人全都聪明,一下子便明白了。

走私!

明初,朱元章规定“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到永乐时,太宗皇帝也曾多次强调过海禁的国策,可以说这真的就是祖制。

祖制在这样一个政治道德环境下想要改,那不是一般的难。

虽然到隆庆时,确实也改了就是。

这一瞬间,刘瑾和梅可甲也都知道,为什么太子一定要在梅可甲的家人到了京城之中才说出口。

这大抵关乎到太子心中的秘密谋划,

旁人不得知晓,而知晓的则必定要是东宫的自己人。

可梅可甲与东宫接触不多,于是就只能通过那种办法来控制。

“请殿下明示!”梅可甲总得知道这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是银子?

可以这么说,但银子对于一个太子来说能有多难?

只可能是……

“本宫,要动这个国策!”

屋内烛火一阵晃动,掠过三人的脸庞,或是坚毅、或是震惊。

刘瑾啪一下跪了下来,“启禀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还请殿下慎重!”

这和出宫、杀几个贪官可不是一个性质。

在舆论上,这是祖制。

在利益上,浙江、福建还有一大帮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整得不好,一夜之间就能冒出许多倭寇出来。

但朱厚照知道,

海禁不开,海贸的利益拿不到,那其他的改革就更不要谈了,

土地兼并还牵涉到全国呢,难不难?军屯那些查起来难不难?有许多可是将军占了地的。至少海禁只涉及到沿海个别省份,总好过在全国大动干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