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用力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豇豆红为清代康熙朝时所创,因为烧制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因而只能在官窑中少量生产,供皇帝内廷赏用。可是这位朋友,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李逸想了一下,回答道:
“零缺陷?”
“没错,这种内廷赏玩之物,烧制成功后都会经过多项检验,完美无缺的会被送入宫廷,有缺陷的现场就会毁掉。就像这件,一般人凭肉眼很难看出瓶底不圆,但作为制瓷师傅,还有检验的人员,因为长期和瓷器打交道,所以绝对不会看不出来,所以这件应该是被制瓷的工人偷偷藏起来的一件残次品。”
“当然,就算这是一件残次品,流传到今天也非常珍贵。但是,失去了宫廷这一道光环,它就没那么值钱了,所以老弟你还价48万,其实是亏了。”
“这么严格?”
李逸想起之前他到手的那些瓷器,从来就没注意过这些,只要品相完整,釉色没有问题,就全都留下了,要照他这么说,岂不是有可能已经吃了大亏?
“那倒不至于,像是这种残次品要想保存下来,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且机会非常之小,像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万中无一,所以你买的那些,如果确定是官窑所产,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哦,谢了老兄,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明白了。请问,您也是鉴定师吗?”
那人摇了摇头,笑道:
“不是,我是一名制瓷师。”
第六百五十二章仿制古瓷
李逸眨了眨眼睛,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
“制瓷师?”
“对,以前叫做陶瓷艺人。现在,包括陶瓷工艺设计师,陶瓷工艺美术师,陶瓷工艺花面设计师,窑师,挛窑师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制瓷师,只是因为分工不同,所以更常见的是以团队的形式存在……”
“哦……”
李逸点了点头,他以前也大概明白,应该有这些根据从事不同工艺程序的划分,只是不太清楚具体叫做什么名字,这下,总算是知道了。
“那……请问您是设计师?还是……”
“我是工艺设计师,您如果对瓷器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我们那里看看这些年烧制的新瓷,其中有不少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那人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名片递了过来。
李逸接过一看,屈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陶瓷工艺设计师,景德镇屈杭仿古陶瓷设计室总经理兼总设计师……
“原来是屈大师,您好,我叫李逸,是一名鉴定师……”
李逸将印有名字和电话的名片给了屈杭一张,然后沉吟道:“屈大师,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按照您刚才的说法,像这种被工人私藏下来本应该销毁的瓷器应该非常稀有,那么,在它的缺陷并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它的价值是不是应该要比那种完美无瑕的更珍贵?毕竟,那种有可能会有好几件,而这种,很可能就只有一件孤品……”
屈杭迟疑了一下,苦笑道:
“对于一名制瓷师来说,我们很难去容忍一些缺陷,所以在我们的眼里,凡是不完美的都应该是不值钱的,至于你们收藏界是不是还有另外的一套价值判断标准,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我明白了,这玩意就像是印错了的邮票和钞票一样,生产者恨不得能把每一张都收回去销毁,可越是这样,收藏家们越会因为它们的稀少而争相抢购。屈大师,您请稍等,等我把这件摇铃尊买下来我们再聊。”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老板将价格降到68万欧元就再也不肯让价了。李逸衡量了一下,也没再多说,直接拿出信用卡刷卡付账,看的一边的屈杭直摇脑袋,敢情,刚才那番话不但白说了,好像还起了反作用?
“屈大师,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我想请您喝杯咖啡……”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