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意在心里大概算了算。
桃山上红油桃这个品种的种植并不是很多,只种了一亩的样子。按照油桃正常的每亩产量大概是4ooo-6ooo斤,但是因为上水村有她布下的聚灵阵,农作物的产量肯定要比正常产量高出一点的,她预计这一亩油桃一共能产个75oo斤左右。
“这些先在线下卖吧,树上不是还有很多吗?你这几天安排人搞一下直播,先预售一波,放个三四千斤的库存先挂小黄车,剩余的就走线下,我联系了几个水果店了,那边预定了一批大概有一千五百斤左右,我估计到时候还会有一点剩余的,至于剩余的就零散卖吧……”
“好,没问题,我待会就去安排一下。”许佳航点了点头道,“对了,我觉得我们还要在招两个懂市场运营的人才行……”
如今已经五月了,再过两个月就到了各种作物的丰收期,他们公司继续将产品推向市场的人,而且几千上万亩的作物,光靠他和沈如意两个人推动,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沈如意思考了一下,点点头同意了“好的,这个你来安排吧,顺便你再去找一个副手,协助你。”招牌的事情她是没空处理了。
桃山十几亩,虽然油桃种植不多,但是还有不少其他品种的桃树呢,而且其他桃子已经开始挂果了,她得去安排疏果。
不过人手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别看他们公司现在已经有13o号人,但是这些员工大部分都是上水村的村民,他们基本都是负责种植和养殖方面的工作,至于运营、市场等其他方面的员工几乎没有。
现在办公楼已经交付使用了,员工宿舍楼的装修这两天也要完工验收了,人员确实是要安排起来了。
想到这个,沈如意的心情更加兴奋了,她的新房终于马上要装修好了,最迟六月初可以住新房了,这真的是一件大喜事。
翌日清晨。5月6日。
晨光熹微,日月同辉,悬挂在空中,两辆三轮车从村口的岔路口分离,分别往两个方向开去,一个是沈如意带着李志远,开往的是清河镇;另一个是沈宝庆,他带着张成兴去清溪镇。
两辆车上都摆着五箩筐红油桃,他们这是要去镇上,正好趁着集市日人多,去卖桃子。
清溪镇的赶集日是3、6、9,而清河镇的赶集日是2、4、6,今天正好是逢‘6’,两个镇都是街日,人多,买卖东西再好不过了。
去清河镇路途稍微远一点点,骑电动车大概需要2o分钟。
李志远站在三轮车车架上,双手撑着沈如意身后的架子,电动车不急不缓地沿着乡道行驶着,路过村庄时,还会听见几声狗吠鸡鸣。
他感受着迎面吹来的清风,不自觉地哼起了歌谣,心情愉悦同时又有些疑惑“如意姐,我们这么早出,不会太早了吗?太阳都还没出来呢!”
现在时间才不过五点四十分,这个时间点去赶集,真的有人吗?他有点不是很理解。
“不早了,早点去才能找个好摊位,等太阳出来了,就晚了。”赶集要趁早,要是等日头出来了,花儿都谢了,别说想要占好摊位了,估计连摊位都找不着。
“赶集人多吗?热不热闹呀?”
沈如意点点头,肯定道“热闹呀,每逢赶集日镇上都会很热闹的,待会去到你就知道了。”
逐渐靠近清河镇,乡道上的车辆和行人都多起来了。
进镇的车辆大多都是电动三轮和脚踏三轮,车架上都堆放着蔬菜,家禽等物,一看就知道也是来镇上摆摊的摊贩。
行人大多都挑着扁担,扁担里头也是水灵灵的各式时令蔬菜,有的则是小鸡鸭苗……
李志远甚至还看见了有挑着野草的,他很是惊讶,他凑近沈如意小声问道“如意姐,你看那个阿婆挑的不是路边的杂草吗?这个也能卖钱?”
阿婆扁担里面的杂草李志远虽然说不出名字,但是他却一点也不陌生,这段时间他在上水村没有少看见过,路边长得到处都是,常见的很。
沈如意闻言,扭头看过去,一位穿着花衣服的阿婆挑着扁担,扁担里面整整齐齐堆放着一捆又一捆用稻草绳捆扎的整齐的车前草和大金钱草。
“噢,那是中草药,可以煲凉茶,利尿和清热解毒的,多少能换点钱吧。”
李志远再次震惊。
这不起眼的野草,竟然还是中草药,可以煲凉茶!
要是早知道这个能换钱,他昨天就应该去路边拔一些来换钱。
真是亏大了!李志远看着阿婆的扁担满是懊悔。
沈如意完全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心情,她缓慢地开着三轮车,正寻找着最合适他们今天摆摊的位置呢!
喜欢有钱有闲,回家种田!请大家收藏有钱有闲,回家种田!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