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离婚签字的那一刻 > 387中秋盲盒(第2页)

387中秋盲盒(第2页)

一路无事到了翡翠公馆,上楼进门直奔选定接收的房间,今的盲盒有好东西。

中秋盲盒内容挺丰富,虽然不比升级之后那么大量,但品质依然保持着系统的水准。

第一项是个黑盒分类,桨超级植物技术包a”,项靕已经看过介绍,应该是配合超级化肥的。

技术包中的作物种类包括所有麦类、豆类作物,还有同为禾本科之下的米、黄米、玉米、高粱等等,以及少量荞麦之类的其他类别。

粮食一类的作物,项靕最多也就是能分清形状,再多的什么纲、门、目、科、亚科之类就完全不懂了,全靠看系统介绍。

更多关系到技术数据上的内容,越发是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就不明白啥意思。

唯一能看懂的,就是这些作物抗病害能力强,而且产量相当的高,远高于现有品类。

举个例子,就拿大豆和玉米来吧,颗粒更大更饱满,产量能达到现有最优品种的1。3倍以上。

这个1。3倍是什么概念呢,还是拿最直观的数字来计算,以去年全国谷物产量亿斤为准。

相同面积的耕地上,种植相同规模的作物,采用新品种和超级化肥双管齐下。

最终的理想产量可以达到原来的1。456倍,也就是差两千的8。98亿吨。

仅仅是增产的这2。8亿多吨粮食,就可以达到去年全球粮食产量的一成还多点。

即便把这部分加入全球产量,只计算这里边的占比,也达到了9。3个点。

全世界绝对饥民数量不到2亿,相对饥饿人群7亿左右。

这部分多出来的粮食,分给饥民可以每人一吨多,分给相对饥饿人群也有每人四百公斤。

();()  而2020年全球人均粮食拥有量,四舍五入之后也不过才361。5公斤。

也就是,单单华夏一国增产的粮食,就已经可以解决全球饥饿问题。

当然这只是根据数字理想化的结果,饥饿产生并不仅仅因为粮食这一个原因。

另外项靕作为一个华夏子民,却没有多么广博的胸怀,并不觉得有理由救济那些非华夏族群的饥民。

他最愿意看到的,是华夏自己的粮库堆得溢出来,他自己也能捎带手赚点钱,仅此而已。

加上之前的激光灭虫技术和啤酒技术,现在已经又积累了三个黑盒,看来下一次的招商会也不会太远了。

收起赚钱的心思,项靕开始查看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礼包的第二项桨《蟾宫玉兔》瓷板画一组”。

这一组拢共是八件,出自清宫画师郎世宁之手,属于乾隆年间的精品。

八件瓷板画都已经上了黄花梨的框,内容全部都是表现玉兔,规格统一为128x48cm。

郎世宁这个人项靕略有所知,本来是个呆梨洋和尚,到华夏来从事宗教工作的。

结果却到京城给皇帝老儿当了画师,一干就是一辈子,伺候了三代皇帝,死了都没埋回老家去。

不过这个饶画工还挺不错,堪称东西方艺术结合第一人,还参与了圆明园的设计。

艺术工作者的事情,项靕不是很懂,但看着板画上的兔子,倒是能觉出栩栩如生的意思。

在华夏的艺术品收藏界,甭管什么东西粘上乾隆皇帝的名声,就算是个夜壶也能多卖几两银子。

这一组八块瓷板画,出自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师之手,想必绝不会是什么便宜货。

只是这《蟾宫玉兔》的内容,也就中秋节这比较应景,其他时候并不适合悬挂装饰。

所以还是先留着吧,当个收藏品传给闺女也挺不错,先别往家里搬腾了。

接着再看第三样奖励,叫做“中秋诗词八品手卷”,装在一只大约两尺长、一尺五左右高低的紫檀匣子里。

手卷这东西,常规来都是指高度较、长度特大的书画作品,没个十来米都不好意思往圈子里混。

看眼前匣子的规格,也不难猜测里边东西的规模。当然项靕是看过介绍的,知道有57。7米那么长。

八品诗词再加上各种题跋之类,再加上引首、拖尾这些,六十米倒也不算过分了。

项靕这段时间也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书圣王羲之的《平安帖》拢共四十一个字,卷长就达到了十三米多。

这八首诗词的作者虽然在书法圈的地位无法超过王羲之,却也是各时代拔尖的人物。

如果不是这些手迹在明朝就遗失了,等到被印章狂魔乾隆看见,怕是他一个人就能干出去一百米不止。

光不练假把式,项靕打开匣子盖,把里边老粗老粗的“手卷”搬出来,分量少也有七、八斤。

找个桌子缓缓打开,一边看一边还得有个保镖跟着收,不然实在弄不过来,也不知道“手卷”二字还有啥意义。

引首部分很有意思,用了苏轼的一句“月有阴晴圆缺”,倒也能概括了这里边的八首诗词。

接着就是各种戳子开始出现了,很多都是篆书的,以及各种认不出的字,好在项靕对这些也没太大兴趣。

接着再往后,第一首是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第二首黄庭坚的《中秋》,第三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臃,第四首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