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44章 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第2页)

第44章 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第2页)

北戴河这一片的所有门店,库存全被清空,计委里的库存也被掏空了。

没法。

还是人太多。

哪怕有不少人是单身而来,但架不住情侣也多,三万人,只要有个十分之一情侣,一天用两三个,那得是多大的量?

北戴河的店家哪见过这个架势?

直到很久以后,很多北戴河当地的居民仍然对这场音乐节记忆犹新。

……

燕京。

从北戴河回来,李杰一家就在准备过年的事了,今年过年他们要带着毛毛、二个孩子一起回长安。

大宝还好点,稍微有点印象,牙牙学语的小宝那是连燕京都没出过。

对他而言,这是一趟远门。

小孩子出行很麻烦,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李杰还要买一大堆的年货,今年他准备开车回去。

开一辆商务车,后面再跟一辆专门装年货的厢式小货车。

从燕京到长安一共一千多公里,一路开,一路玩,三天时间正好到家。

转眼。

时间来到年底,在oo年行将结束之际,恢复本名的周川雄行个人第九张专辑《transfer》。

“依然记得从你口中说出再见坚决如铁,昏暗中有种烈日灼身的错觉,黄昏的地平线,划出一句离别,爱情进入永夜……”

就在这《黄昏》的传唱中,oo年,来了。

黄昏的这阵风才刚刚刮起,暂时还没有传入内地,在内地这边,《当代歌坛》新年第一刊以【北戴河音乐节】为封面。

不容易!

他们憋了整整半个多月,新闻、照片通通压了半个月,如果购买oo年《当代歌坛》的第一刊就会惊讶的现,这一期几乎是北戴河专场。

从封面到内页,从歌手独家专访,到乐队、歌迷专访,再到北戴河当地干部、居民的访问。

洋洋洒洒写了大半本杂志。

《当代歌坛》打响了第一枪,接着,最新一期的《音像世界》、《通俗歌曲》杂志也报道了北戴河音乐节。

然后。

香江的《明报周刊》,宝岛的《联合报》也提及了月的这场内地摇滚乐盛事。

港台媒体报道,稀奇又不稀奇。

在几年前,很多港台媒体都跟风报道过内地摇滚乐,那时候,更多是一些立场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

摇滚乐象征着反叛精神。

在内地诞生摇滚乐本来就是一种很不可思议的事,不过,新鲜劲过去,又恰逢内地摇滚乐沉寂,这两年,港台媒体已经很少报道内地摇滚乐。

只是偶尔能看到。

大部分还是跟李杰和崔建有关。

这一次,几万人的音乐节又让港台两地感到震惊。

宝岛那边稍好一点,好歹面积大一点,有两千多万人,香江那边面积小,人口又少,看到几万人规模的音乐节,真的震惊了。

他们当地的摇滚音乐节才多少人?

几千人的规模,了不起上万人,因为这里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摇滚乐只是一个很小众的市场。

摇滚乐在宝岛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

李杰的那张《世界》,如果不是流行侧,销量哪能突破百万张?

最令李杰惊讶的不是港台媒体的报道,而是《青年报》刊登了一则【北戴河音乐节纪实】的通稿。

虽然中间夹杂着不少批评,比如留下了很多垃圾,厕所堵了,以及一些安全隐患。

但它报了。

不止是《青年报》,后续《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金陵晚报》等等行体量颇大的报纸都对这场音乐节进行了报道。

如此大规模的报道,绝对是不同寻常的,罕见的。

那些嗅觉敏锐的人明显察觉到了这一变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