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区:划定了专门的缓冷区域,制定了标准的保温覆盖流程和冷却时间表。
清砂与粗加工区:负责拆除模具、清理铸件毛刺,为镗孔做准备。
镗孔区:数台水力镗床同时开工,钻头规格统一,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工匠操作,确保每根炮管的膛线笔直、内壁光滑。
组装与检验区:负责最后的零部件安装、调试,并进行严格的外观、尺寸检查。最重要的试射场也设在附近,每门炮都必须经过实弹射击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
崇祯通过王承恩,持续关注着铸炮流水线的建设,并再次从内库拨付专款,用于定制专用的吊装工具、转运小车和大量标准化工具。
同时,他也密令洪承畴,从军官学院学员中抽调人手,进入铸炮工坊学习并监督生产流程与质量。
到了崇祯二年的三月,当春耕的绿意铺满皇庄田地时,“大明一式野战炮”的流水生产线,也初步搭建完成并开始试运行。
虽然初期因为磨合问题,废品率略高,生产效率也未达到理想状态。
但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一门门火炮,以远从前的度,从这条充满金属轰鸣与汗水的“流水”中,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与此同时,来自关外的情报,如同渐渐聚拢的乌云,开始不断传回。
锦衣卫和东厂的密探,以及毛文龙从东江镇派出的夜不收,都反馈回相似的信息:
后金汗皇太极,在经历了去年(崇祯元年)的内部整合后,似乎正在积极筹措粮草,调动兵马。
其兵锋所指,隐隐便是大明关内!
洪承畴将各方情报汇总分析后,得出了一个不容乐观的结论,并紧急密奏崇祯:
“陛下,建奴今岁秋高马肥之际,极有可能再次入关叩边!以其动向判断,目标恐非辽东一城一地,而是欲深入我京畿腹地,掳掠人口财货,以战养战!”
乾清宫内,崇祯看着这份密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历史的惯性,果然还是来了。
他知道,原本历史上,崇祯二年底,皇太极确实率军绕道蒙古,第一次突破长城防线,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己巳之变”。
那一次,京城震动,天下哗然。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他放下了洪承畴的密报,目光投向窗外。
那里,南海子大营的五万新军正在加紧操练。
皇庄军械局的流水线上,燧枪和野战炮正以越来越快的度被生产出来。
内库之中,堆积着从晋商那里抄没来的、足以支撑一场大战的巨额白银。
“皇太极……”
崇祯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冰冷的战意。
“来吧。”
“朕,已非历史上的朱由检。”
“这崇祯二年的冬天,朕为你准备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厚礼。”
“就让你的第一次入关,成为你八旗精锐的……埋骨之地!”
帝国的机器,在崇祯的意志下,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全运转起来。
战争的阴云,已然在天边聚集。
而大明,这一次,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