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三个月,考核优异者,即刻擢升为哨官、队正!”
这是要建立一套快培养基层军官的体系,虽然简陋,但在这个时代,已是开先河之举。
“臣,遵旨!”曹文诏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意味着他麾下的骨干力量将得到极大补充。
崇祯又看向负责后勤的王承恩。
“粮饷被服,可能保障?”
王承恩连忙躬身:“陛下放心,日月集团已打通河南、山东粮道,粮食源源不断运入大营。被服、鞋履等,亦由集团名下工坊日夜赶制,绝无短缺。每月足额双饷,已于昨日次放,军心甚为振奋!”
“好!”崇祯赞许地点点头。
他走到一处正在练习突刺的新兵方阵前。
那些年轻的面孔,因为高强度的训练而布满汗水和尘土,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台上那位年轻皇帝的敬畏。
他们大多出身贫寒,当兵吃粮是天经地义,但能拿到足额甚至双倍的饷银,死了还有丰厚抚恤,这在他们看来,已是皇恩浩荡。
“记住他们。”崇祯对身边的将领们沉声道,“他们不是冰冷的数字,他们是你们的兄弟,是未来为你们挡箭的袍泽。严格操练,但亦需爱兵如子。若有克扣粮饷、虐待士卒者,朕,绝不姑息!”
“臣等谨记!”众将凛然应命。
巡视完营地,崇祯登上一处高大的望楼。
极目远眺,整个南海子大营尽收眼底。
五万大军!
这还只是开始。
他知道,仅仅有人数还不够。
装备,才是关键。
“曹化淳。”
“老奴在。”
“军械局那边,进度要再加快。燧枪的样品,朕希望在夏天之前看到。”
“皇家军械局的生产线,也要尽快搭建起来。朕要这五万新军,在未来一年内,逐步换装新式铠甲和武器。”
“老奴明白!毕懋康、孙元化等人,几乎常驻西苑工坊,日夜不休。张彝宪那边,也已调拨了大量工匠和物料,正在全力仿制、改进陛下提供的器械图纸。”
“嗯。”崇祯点了点头。
有了钱,有了兵,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这支五万人的新军,将完全由御马监(实际上是他本人)直接控制,装备最精良的武器,灌输最彻底的忠诚思想。
他们将是他推行一切政策最坚实的后盾,也是未来横扫内外之敌最锋利的矛头。
晋商在山西的老巢?
关外虎视眈眈的建奴?
乃至国内可能出现的各种动荡?
在这支不断成长的力量面前,都将被重新评估。
寒风拂过望楼,吹动崇祯的衣袂。
他俯瞰着脚下这片生机勃勃而又杀气腾腾的营地,心中充满了信心。
历史的车轮,正在被他用黄金和钢铁,强行扳向另一个方向。
属于他的时代,正伴随着南海子的操练号声,隆隆开启。
下一步,该是让军械局和日月宝源,爆出应有的能量了。
他期待着,这支沐浴着皇恩、装备着利器的“天子亲军”,亮剑天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