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坤宁宫内外装饰一新,宫人肃立,气氛庄重而喜庆。沈清漪身着皇后朝服,头戴九龙四凤冠,端坐于凤座之上,雍容华贵,气度非凡。
萧珩并未亲临,全权交由皇后主持,这本身也是一种无声的支持与信任。
吉时一到,内监高声唱喏,受封妃嫔按品阶鱼贯而入。
先便是晋封妃位的三人。
“咨尔娴妃顾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克娴内则,育导皇嗣有功……兹仰承皇命,以金册金宝,晋封尔为娴妃,赐居碧霄宫主殿!”
顾氏身着妃位礼服,步履沉稳,上前跪拜接册、宝,动作流畅优雅,声音清晰镇定:“臣妾叩谢皇上、皇后娘娘隆恩,定当恪尽职守,不负圣望。”
“咨尔兰妃周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抚育皇子,慈爱有加……兹仰承皇命,以金册金宝,晋封尔为兰妃,赐居芙蓉馆主殿!”
周氏眼中含泪,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跪拜时甚至微微颤抖:“妾身……臣妾谢恩!必当尽心竭力,抚育皇子,侍奉娘娘!”
“咨尔祥妃白氏,性资敏慧,柔婉淑均,抚育皇嗣,辛勤倍至……兹仰承皇命,以金册金宝,晋封尔为祥妃,赐居蓼风轩主殿!”
白氏努力板着小脸,想做出严肃的样子,但那上扬的嘴角和亮晶晶的眼睛却出卖了她。她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声音格外响亮:“臣妾领旨谢恩!定把三皇子、四皇子养得白白胖胖,聪聪明明!”
她这带着直白率真的话语,让肃穆的氛围微微一松,连端坐上的沈清漪眼底也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接着,便是张美人、康美人、林美人、孙贵嫔、赵贵嫔、冯贵嫔依次上前受封。她们虽无金册金宝,但接过绶印、册文时,个个神情激动,恭敬谢恩。
册封礼成,众妃依新位次重新排列,向皇后行三跪九叩大礼。
“臣妾等叩谢皇后娘娘恩典!娘娘千岁千岁千岁!”
沈清漪受礼完毕,方温声道:“诸位妹妹请起。今日晋封,乃是皇上隆恩,亦是尔等平日恪守宫规、尽心侍奉所致。望诸位妹妹日后更能勤谨克己,和睦宫闱,上慰圣心,下抚皇嗣,方不负今日之恩泽。”
她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
“臣妾谨记娘娘教诲!”众妃齐声应道。
礼毕,沈清漪在坤宁宫偏殿设下宴席,款待新晋封的众妃。席间,觥筹交错,笑语盈盈,一派和谐景象。
三位新晋妃嫔自然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不断有人向娴妃、兰妃、祥妃敬酒道贺。
娴妃顾氏应对得体,言语间不忘强调皇后的贤德与皇帝的恩典。兰妃周氏依旧温柔腼腆,但坐在妃位之上,眉宇间也添了几分自信。
祥妃白氏则成了最活跃的一个,她本就好热闹,此刻更是如鱼得水,与相熟的妃嫔说笑,还不忘照顾坐在她附近的三皇子、四皇子用些点心。
沈清漪坐在主位,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偶尔与身旁的兰妃或娴妃说上两句,对前来敬酒的妃嫔也温和以对。
她将张美人、林美人略显拘谨的神色收入眼底,便特意唤了她们近前,问了问平日起居,赏了两匹新进的杭缎,二人顿时受宠若惊,连连谢恩。
这一番恩威并施,既彰显了中宫气度,又将所有妃嫔,无论新晋旧宠,都牢牢笼络在坤宁宫周围。
宴席散后,众妃告退。沈清漪略感疲惫,由云袖扶着回到寝殿,卸下繁重的冠服。
“娘娘,今日一切顺利。”云芷一边为她梳理长,一边轻声道。
沈清漪闭上眼,嗯了一声。顺利是自然,这一切本就在她预料与推动之中。
“三位皇子今日可都安好?”她问。
“回娘娘,都好。大皇子下了学还特意去碧霄宫给娴妃娘娘道贺了。二皇子在芙蓉馆玩得很开心。三皇子、四皇子跟着祥妃娘娘,更是闹腾得欢。”
沈清漪唇角微勾。很好。母子名分已定,荣辱与共,这些养母们自然会更加尽心。而她,只需稳坐钓鱼台,掌控全局即可。
窗外,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坤宁宫在暮色中显得愈巍峨肃穆。一次大封后宫,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涟漪扩散,最终,一切仍将归于皇权与中宫掌控的秩序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