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着下面站着的一排排秀女,无一人有反应,唱名太监提高了音量,再次喊道: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下方站立的秀女队列中,靠后的位置,那个穿着水白色旗装的女子依旧微微垂着头,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对两次唱名毫无反应。
站在她身旁的沈眉庄见状,悄悄用胳膊肘轻轻碰了她一下。
那女子这才如梦初醒,猛地回过神,慌忙上前一步,跪倒在地,声音微颤:
“臣女甄嬛,参见皇上、太后。”
“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因着她先前的两次叫名不应,胤禛已被这个敢于在庄严殿选上出神的秀女吸引了目光,他想看看究竟是何等人物。
只见她穿着一身水白色旗装,髻也梳得简单,只簪着几朵素雅的绒花和一支银簪,全身上下无一亮眼饰物,打扮得十分素净,在这姹紫嫣红的秀女中,反倒显出几分不俗的清气。
胤禛心中那点因被忽视而产生的不悦淡去不少,转而起了几分探究的兴趣,他开口问道:
“甄嬛?是哪个‘嬛’字?”
跪在下方的秀女甄嬛,闻言却沉默了片刻,没有立刻回答。
这短暂的静默让殿内的气氛微微凝滞。
胤禛和太后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开始有些不耐烦,太后甚至微微蹙眉,觉得此女有些不知礼数,准备示意撂牌子。
就在这关口,甄嬛终于开口了,她的声音清凌凌的,如同玉珠落盘:
“回皇上,是‘嫏嬛福地’的‘嬛’。”
她微微停顿,似乎是在组织语言,随后清晰解释道:
“古有传说,天帝的藏书之洞穴名为‘嫏嬛福地’,洞中藏书万卷。”
“家父认为,那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知识圣殿,象征着知识的浩瀚无涯。”
“因此给臣女取名‘嬛’字,是期望臣女能修身明理,勤勉向学。”
此话一出,胤禛方才那点残存的不悦瞬间烟消云散。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
“哦?‘嫏嬛福地’?”
“你父亲既给你取名为‘嬛’,想来你必定读过不少书了?”
甄嬛依旧跪得笔直,语气谦逊却不卑不亢:
“臣女不敢妄称读书万卷,只是秉承父训,略识几个字,读过些诗词歌赋、史籍杂论,不敢懈怠。”
胤禛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些许赞许之色:
“嗯,知书达理,有才学却不卖弄。甄远道教女有方。”
他顿了顿,命令道:
“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甄嬛依言,缓缓抬起头。
当她的面容完全映入胤禛眼帘时,他整个人瞬间愣住,握着扶手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眉眼间那股清灵之气,那挺秀的鼻梁,那唇形的轮廓……竟和记忆中年少时的柔则,有七八分相像。
只是眼前之人更显青涩,眉眼间多了几分未经世事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