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晌午,皇后那边就派人传话过来,柳潇然无罪释放,官复原职,虞舜三日后处斩。
雾盈终于松了一口气。
半月之后,西陵新帝登基,即派使臣议和。西陵与东淮连续战了二十多年,也算是熬不住了。
这样一来,在边关驻守了十多年的封家,也可回京常住了。
德妃自然是喜不自禁,忙着给老宅修缮,除此之外还为自家小妹封筠的婚事操碎了心。
封家除了二公子封岱体弱多病,不能上战场外,剩下的五个儿郎都在边关,其中还有一位叱咤疆场的女将,便是德妃的小妹封筠,去年立了功,被封为宣武将军,端成县主。
雾盈没入宫前喜欢看街头的话本子,柳潇然拗不过她,总是会悄悄给她带一些回来,其中就包括封筠将军的传奇事迹。
世人传闻,封将军英姿飒爽,窈窕无双,乃军中花木兰,擅使飞刀,百百中。
是个很值得交往的人呢。
雾盈当时这么想。
当她见了封筠的时候,才觉出编话本子的人语言有多么贫乏。
她远比书中形容的好看太多,一双桃花眼勾人魂魄,似有灼灼烟火绽放在眼底,身着红衣,翩然而来,身姿玲珑曼妙,举手投足间与闺阁小姐很是不同,既美艳又英气。
“下官封筠,拜见皇后娘娘。”封筠抱拳一礼。
“瞧瞧,和你姐姐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皇后笑道,”今年也十八了吧?“
“正是。”封筠的目光扫过一众莺莺燕燕,竟然有种傲视群雄的气度。
“前些日子本宫就想着帮德妃把这事办了,”皇后仔细地打量着她,“但想着得过问你的意思才成。”
“多谢娘娘。”封筠的语气向来这般冷淡。
“前些日子本宫给你写信的时候,你还说已有心上人了,今日正好让诸位娘娘给你掌掌眼。”德妃抚摸着指甲上的豆蔻,悠然道。
“是。”封筠的表情变得有些羞涩,让她显得越娇艳,“是······”
见她不好意思说出口,诸位娘娘也起了好奇的心思。
“是边关之人?”德妃试探道。
“是,也不是。”封筠的面色白中透红。
诸位娘娘一时间都有些沉默,毕竟符合这样条件,又能叫封家嫡女看上眼的着实不多。
但柳雾盈已经有了答案。
她勾唇一笑,斗胆道:“下官斗胆一猜,请娘娘恩准。”
众人的目光一时间朝着她汇聚过来,皇后今日心情难得不错,“你说。”
“是逍遥侯。”她余光瞥见封筠惊讶的神情,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这位是······”封筠转头望向她,目光里盛着她自己都没察觉的复杂情绪。
“下官,尚服局司衣柳雾盈。”雾盈合袖一礼,道。
“既然如此,德妃妹妹的意思呢?”皇后的目光一晃,转到了德妃身上。
“既然开了这个口,就望娘娘成全,不过婚嫁之事总得问过双方才好。”德妃笑意温婉,“娘娘也知道,小侯爷从小随臣妾之父学习兵法,两个人打小便是熟识的。”
“原来如此,”皇后换了一盏茶,却又想起了什么,眉头微蹙,“老侯爷刚过世才三个多月,这时候······怕是不宜谈婚论嫁。”
“娘娘放心,无论多久,阿筠都等得,”封筠的声音异常坚定,“只要君和心里有我。”
君和。
他的字真是不同寻常。
虽然不是第一次知道他的字,但从这样一个对他一片痴心的姑娘口中说出来,却完全不一样了。
雾盈暗笑自己真是多心。
单从外表来看,无疑两个人是很般配的。雾盈暗想,若是封筠知道了宋容暄那般锱铢必较的脾气,还会不会受得了他?
反正她是肯定受不了的。
封筠似乎对这样场合不是很熟悉,待了没多久便借口军中事务繁忙离开了。
这般勤于公务,倒也与宋容暄有几分相似了。
想到这儿,雾盈倒是回忆起些不打紧的事来。
她上回出宫,瞧见宋容暄背后像是有伤,还特意问了左誉,他说是从前的旧伤了,不碍事。
她虽然也知道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道理,但瞧着左誉那神情,分明就是宋容暄叫他瞒着的,说不准连温夫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