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谋士榜第三名的林轩,又有月旦评上一语杀人的小少年。”
“现在,又多出来一个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绝世好诗之人!”
“此人文韬惊人,纵使平着这一诗,也足以在朝中谋求一五品官职!”
“哎,为何这许多人才都在乱世中频频现身!”
“若再太平时出现,汉家天下又怎会变成今日这般满目疮痍之景?”
杨彪感叹之时,不禁怅然叹气。
心中感叹一番,杨彪偏头看向杨修,摇了摇头,说道。
“德祖,你之才,不足看也……”
……
许昌,荀令君府邸。
林轩那惊才绝艳的诗词早已在许昌城内传唱开来。
人们皆是好奇,如此好诗,究竟是何人所做。
荀彧同样感叹诗词意境之雄壮作诗之人的心高气傲,孤傲霸气。
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
荀彧在这诗中,看到了人才,看到了可能。
他偏头询问呈送这诗的官员。
“可有人知晓,唐宗宋祖是谁?成吉思汗又是谁?”
官员摇了摇头。
“禀荀令君,无人知晓。只知这诗是从丞相营中传出。”
闻听这诗竟然是从丞相营中传出来的。
荀令君不禁心中更加惊异。
他眉头轻皱,细细品读着诗中的韵味。
“若路心境、壮志,这诗倒像是丞相所做。”
“可这般孤傲霸气的心气,却不属于丞相。”
“丞相固然自傲,但也没到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程度。”
“看荡气回肠,大气磅礴的遣词造句,倒也不像是贾诩、荀攸之辈所为。”
“那这究竟是何人所作呢……”
心中思忖一番,突然间,一张人脸浮现在荀令君的脑海中。
他心中惊愕,难道是……
荀彧眉头一竖,他开口问道。
“小先生可已抵达樊城?”
官员不知荀令君为何突然问这个,不过他还是照答了。
“禀荀令君,虽说还未有信寄来,不过推算时间,应该已经到了。”
荀彧眼眉突跳。
没错了,没错了!
丞相营中,有如此大才者,唯有林轩!
荀彧连连点头,开怀大笑。
“哈哈哈,丞相得一大才!得一天上地下千百年难寻的绝世大才啊!”
不过,大笑过后,荀彧不禁心中涌起一阵落寞。
“如此人才,若能为陛下所用,那该有多好。”
心中思忖一番过后,荀令君当即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