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大战,袁绍溃败。周瑜带着陈洛溪心怀沉重的心情返还江东。他知道战后的片区及周边很不太平,曾经多次改变前进的路线。可是始终避不掉残兵败将的截拦与曹操军队的阻挡。于是便想度过黄河绕道而行。
这日,他们走到一处狭隘处,前方道路弯曲且草木茂盛,后方平坦而一目了然。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前方不安全。于是准备撤马改变行程路线。
而早在狭隘处埋伏的匪徒现周瑜等人的动向,便急忙上来追赶。周瑜见狭隘出果真窜出来百来名匪徒,大叫不好,快马加鞭希望逃离此地。匪徒们见此,哪里容许他离开,几十名骑着快马的壮汉在后面穷追不舍。
眼看就要追上周瑜等人,此时周瑜心中想到“此等匪类全属亡命之徒,今日落入他手,定难保全性命。知道我的身份后,定会向曹操邀功。纵使不知道,也很难脱身。如今季方年龄尚幼,却有十五六岁之智。如果他能逃脱,返还吴地再向主公说明,也许还有很大的希望”。
于是周瑜在陈洛溪耳边说道“季方,逃离此地后一直向南走,回到会稽,叫你仲谋哥前来解救于我,记住,此地叫作平丘”,说完,他塞了些银子在陈洛溪怀中,便停住了马儿,从马背之上跳了下来,然后重重的拍了一下马的屁股,马儿又快向着前方跑去。
此时众人带着煞气走了过来,见周瑜下马,团团把他围住。这时,带头的匪贼上前,用刀在他面前晃了晃说道“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若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周瑜一听,果真遇到的是一般匪类,便说道“各位豪侠,今日小弟出门在外,没带多少银两”,他从怀中拿出几锭银子,唯唯诺诺的递了过去。继续又道“这些,给各位兄弟买酒喝吧”。
那带头的贼匪接过银子,然后再手中掂量了几下,听着那被打劫之人的口音不像北方人士,便有意的问道“你是何方人士,这是要到哪里去”?
周瑜见状,便半真半假的胡扯着“我乃江东吴郡人士,早些年随着家父来到北方,便做了些买卖,如今世道太乱,生意做不下去,准备回去打理那几亩薄田”。
带头之人听他来自江东,便有兴趣的说道“听说江东这几年在孙策孙大人的治理下,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你不好好呆在江东,来到这是非之地,真是有福也不会享”。
周瑜见此人如此一说,更加有兴趣的问道“听你这么一说,莫非你很是向往江东”。
那贼匪叹了口气说道“江东是个好地方啊,以后我们说不定还会在那里相见呢。只不过,我等的那人还没回来,不然早去江东了”。随后他又看了一眼周瑜,又说道“你走吧,你交的银两够了,回去好好过日子”。
周瑜心里想到“我遇到的是什么土匪啊,连打劫都这么差劲”。此时他更加好奇起来,便试探着“刚几位大哥到来,吓坏了小儿,于是就叫他独自一人逃走了,不知可否向你借匹马,我好去追赶”。
那带头之人突然大怒道“我像那么凶狠之人吗,见我跑的这么快,我不就是向你们讨要点过路费”。随后,他便向身边的兄弟说道,“把你的马借他,孩子走丢可是大事,我们虽然抢劫,但是要有我们的原则,要多多行善”。
旁边的人跳下马匹后,把马牵到周瑜面前。周瑜没有接过马,则是对着那带头之人说道“此地地形我不是太熟悉,追赶恐怕不是很方便,能不能有劳你帮帮忙”。
那人听后,说道“你真是麻烦,干嘛要叫孩子跑呢,我又不是穷凶极恶之徒,如果孩子落入其他匪徒手中,不是很危险吗”。说完,对着刚那名男子说道“你带着十几个弟兄,去帮他把孩子追回来吧”
那人说道“大哥,你们在此地等我,我去去就来”。说完,他叫上十几个兄弟,便去追赶陈洛溪。
周瑜见那人走后,他便问着这带头之人“不知兄台在此等何人,为何要等到他后才会去江东”。
那带头之人看了看周瑜,说道“问那么多干什么,你就在此乖乖等我兄弟把你儿子追回来便是”。
周瑜又说道“想必你要等的人也是江东之人吧,或许在下认识呢”?
那人想了想,说道“不可能,你怎么会认识他,瞧你这副样子连我都不想认识你,何况是他”。
周瑜笑了笑又说道“我在江东朋友无数,或许我们真的认识呢”。
那人听后,也来了兴趣,问道“你认识江东讨逆将军府里面的人吗”?
周瑜想道“此人并非大恶之人,与他说说也并无大碍”,于是便答道“我在江东朋友无数,将军府也有些朋友”。
那人听后,立刻变得震惊起来,又接着问道“你可认识周瑜周中郎将”。
周瑜心里笑了起来,难道我还不认识我自己吗,口中答道“认识,当年我们还同榻而睡,同衣而穿,经常把酒而欢,直至通宵”。
那人急切的又问道“那么你可认识陈校尉”?
周瑜做出不明白的样子,问道“你可是说,他的结义大哥陈庆丰陈校尉”?
那人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对,对,就是他”
周瑜说道“当然认识,我曾经就在秣陵陈家做客,与陈大哥谈天说地直至天明”。
那人摸了摸头,然后从怀中拿出那几锭银子说道“我的天拉,你连他们都认识,这银子还你”。
周瑜见他如此举动,便说道“为何还我,这是我给的过路费啊”。
那人讪讪说道“我不知道你是恩公的少爷的朋友,你千万不要见怪,日后恩公带我来到江东,我会亲自来给你赔罪”。
周瑜听他一说“恩公的少爷”,一想,便联想到了小方,于是便问道“你所说的恩公是不是陈小方”。
那人点了点头,眼中有些诧异。而周瑜又急切的问道“如今他去了哪里,你可知道”。
那人摇了摇头说道“去年,袁绍大败公孙瓒,那时我只是公孙瓒手下的一小尉,我等十几人逃于此地,饥饿难耐。眼看就要饿死荒野,恰巧遇见恩公,他给了我们食物,还留了些银两给我们。我们也不瞒他,给他说了我们只是战败的散兵。
恩公听我们这样说后,他说我们当兵也不容易,还说日后引荐我们去江东投靠陈校尉,那时恩公说要去寻找一位很重要的人,叫我等在此等候。可是如今已过一年多了,还是没等着他回来,也不知道他是没办完大事,还是遇上了什么大难”。
周瑜听他说后,便问道“你不怕他骗你们,或者他早已忘记了你们呢”?
那人坚定的回答道“不会的,恩公是不会骗我们的,也不会忘记我们。当初在他的眼神中我就看出恩公是个信义之人”。
周瑜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可否告知于我”。
那人回答道“既然能与你聊这么多,也是我们有缘,我就告诉先生我的姓名吧。我叫徐岩,字亮国。不知先生怎么称呼”?
周瑜想着,是否告诉他自己的真实身份,看着眼前之人那么的忠诚,他便说道“我就是陈校尉的结义兄弟周瑜”。
徐岩大吃一惊,手足不知往哪里放,突然他镇定下来说道“你不要骗人,你要是周瑜周中郎将,为何会在此千里之地出现”。
周瑜向他说了陈朝的遭遇和陈小方要寻找的人后,徐岩大为感慨,他说道“没想到陈校尉会英年早逝,真是可惜啊”。
周瑜又说道“你可愿意随我入吴地,做我的左右”。
徐岩惶恐且紧张的说道“我…。。我愿意”。
半日过去了,那些寻找陈洛溪的壮汉返回此地,禀报了他们寻找的结果,可是没有一人看见过他的踪影。徐岩一直责怪着自己。他把周瑜接到自己的山寨,派出自己的兄弟继续寻找了陈洛溪半月之久,可是仍无下落。周瑜心想或许陈洛溪已返回江东吴地,便率领着众人向江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