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苏晚醒来时,身侧的床铺已空,但枕边残留的温热和空气中若有似无的、属于陆衍的清冽气息,让她唇角不自觉地上扬。昨夜那笨拙却炽热的拥抱,那落在发顶珍视的轻吻,还有他低哑着说“去买红纸”的话语,都像蜜糖,丝丝缕缕浸润着她的心田。
她起身,推开房门,一眼便看见院门两侧,已然贴上了两张方正正、鲜红夺目的“喜”字。那字剪得算不上多么精巧繁复,但笔画遒劲,边缘利落,一如陆衍其人,质朴却充满力量。晨光中,那抹红色像跳跃的火焰,瞬间点燃了这个清寂小院的生机,也正式宣告了他们关系崭新的开始。
灶房里传来轻微的响动,苏晚走过去,只见陆衍正背对着她,有些手忙脚乱地往灶膛里添柴,锅里的米粥咕嘟冒着泡,香气四溢。他宽阔的肩背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实,耳根处却可疑地泛着一层薄红。
苏晚倚在门框上,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平凡、简单,却比她前世幻想过的任何花前月下都更让她心动。这不是契约,不是搭伙,而是家,是真正属于她和他的,充满烟火气的清晨。
陆衍似有所觉,猛地回过头,对上她含笑的眼眸,动作明显顿了一下,随即有些不自然地别开脸,闷声道:“醒了?粥快好了。”
“嗯。”苏晚走进来,声音带着刚醒的柔软,“喜字什么时候贴的?真好看。”
陆衍耳根的红晕似乎又深了些,他拿起水瓢舀水,含糊地应道:“天没亮,顺手。”
苏晚也不戳破他,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水瓢,指尖不经意相触,两人都微微一顿,一种无声的暖流在空气中荡漾开来。她自然地开始准备碗筷,他则去查看粥的火候,两人在狭小的灶房里默契地忙碌着,虽无多言,却自有一种温情脉脉的氛围萦绕。
吃过早饭,陆衍照例要去坡地查看果树越冬的准备情况。出门前,他站在院门口,看着那两张红艳艳的喜字,脚步顿了顿,回头对送他出来的苏晚低声道:“今天风大,在屋里做活,别冻着。”
“知道了。”苏晚点头,替他理了理微皱的衣领,动作自然亲昵。
陆衍深深看了她一眼,这才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那背影似乎比往日更多了几分轻快和昂扬。
苏晚回到工作室,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充实。她拿起那方“苏陆记”的木章,仔细端详着那相互缠绕的藤蔓图案,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她开始处理丽华师傅新送来的一批衣料,这次是几件男士中山装,料子挺括,要求更高。她做得格外用心,每一个针脚都力求完美,仿佛要将此刻满心的幸福与安稳,都缝进这一针一线里。
晌午刚过,苏晚正准备歇息片刻,院门外传来王婶略显急促的声音:“晚丫头!晚丫头在家不?”
苏晚放下手中的活计迎出去:“王婶,我在呢,快进来坐。”
王婶却没进门,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和愤慨,压低了声音道:“晚丫头,不好了!我刚从公社回来,看见供销社旁边又支了个新摊子,也卖成衣!样子。。。。。。样子跟你之前做的那几款畅销的列宁装、工装裤像得很!价钱。。。。。。价钱比丽华师傅铺子里出的便宜快一半呢!”
苏晚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婶子,你别急,慢慢说。是之前那个摊主又回来了?”
“不是那个!”王婶连连摆手,“换人了!是个生面孔,看着油头滑脑的,嘴巴倒是能说会道!我凑近看了,那料子、那做工,跟你做的根本没法比,线头呲啦着,扣眼都锁歪了!可架不住便宜啊,围了不少人看热闹问价钱呢!”
又来了。苏晚蹙起眉头。仿冒跟风果然如跗骨之蛆,甩脱不尽。上次是流动摊贩,这次看来,手段似乎更“正规”了些,直接在供销社旁边扎摊,是想借着供销社的人流量鱼目混珠?
“晚丫头,这可咋办?”王婶忧心忡忡,“他们这么搞,不是诚心搅和咱们的生意吗?长此以往,谁还认得咱的好?”
苏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她想起陆衍常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