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还是夏姑娘好,这鸡肉可真嫩,上面油还多。”
“真是多亏夏姑娘,要不然咱们可吃不上这么嫩的鸡腿肉。”
一大锅鸡肉烩菜,里面还煮了方便面饼,一人舀上一碗,再配一个杂粮窝窝头,美味又顶饱。
刘铁蛋那一碗特意多舀了两块鸡肉,奶奶说:“这鸡腿是铁蛋挣回来的,铁蛋多吃两块。”
刘铁蛋嘿嘿一笑,顾不上烫就将鸡肉塞进嘴里,边吸溜着嘴边说,“太好吃了,你们也快吃。”
这鸡肉一点都不柴,咬在嘴里非常鲜嫩,根本不怕塞牙。
“真香。”
“这也太好吃了。”
“好嫩的鸡肉,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嫩的鸡,吃着太过瘾了。”
“咱们今天挣了十几斤的,以后每天都能吃鸡肉!”
老爷子吐出一块骨头,低声说:“明天多取两斤出来,给你大姐和二姐家里送去。”
刘铁蛋的爹点头应了,“我知道了爹,明天给夏姑娘交了黄鳝就去。以后肉多了,再给大姐二姐家多送些。”
一家人吃得满嘴流油,吃完饭,家里人就开始做火把。
做火把时,刘铁蛋忍不住问爷爷:“爷爷,鸡腿这么好吃,为什么夏仙女要用难吃的黄鳝和泥鳅来换?”
刘老爷子也不知道,“夏姑娘这么做当然有自己的用意,你以后不许背后谈论夏姑娘,这是大不敬。”
刘铁蛋舔舔嘴唇,回味着美味的鸡肉,用力点头,“我知道了爷爷,我以后再也不说了。”
刘老爷子却自己在心里嘀咕,为什么呢?泥鳅和黄鳝,送人吃都没人愿意要,怎么夏姑娘还稀罕上了?
不管了,夏姑娘以前收的野菜黄豆,也都不是稀罕物。
想吃好的,就得装糊涂。
这鸡腿肉嫩嫩的,吃着可真香啊。
至于蘸火把的桐油,赵强一天往安宁城里跑好几趟,帮村里捎几桶就够用了。
赵麦仓家里,胡蛾正在炕上铺开了新买回来的布料,比划着剪子,准备给家里人裁衣裳。
婆婆在旁边帮她拉扯布料,笑得合不拢嘴。
没想到今天夏姑娘的小市忙不过来,胡蛾去干了一天活,又挣回来3o枚铜板,换成布料,能有1o尺呢!
胡蛾也是个聪明的,直接将工钱换成了布料,给家里抱回来厚厚一沓布料。
婆婆看她比划,忙说:“先给你裁一身,其他人都往后捎捎。”
胡蛾心里高兴,嘴上还要推拒两下,“这不好吧娘,家里人都没有,先给我做……”
婆婆拍板定音,“就这么定了,你还要出去给夏姑娘干活了,穿身新衣裳也是应该的,我看谁敢乱嚼舌根。”
旁边的妯娌们忙表态:“娘说的对,这新衣裳就该你先穿。”
胡蛾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住,自从她给夏姑娘干活挣钱后,腰杆子都硬了不少。
现在做新衣服,婆婆也是给她先做。
谁听了能不高兴,这可是一块补丁都没有的新衣裳。
婆婆一边摸着棉麻混纺布料,一边念叨,“夏姑娘这布料可真好,摸着都结实,而且还不扎手。”
胡蛾点头应道:“可不是呢,今天裁布的时候我就现了,这布料比咱们自己织的要结实不少,扯得时候得用大力,不然都扯不开。这颜色也鲜亮,穿着肯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