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满生感慨道。
“张师傅这都离开多少年了,这边鱼获好,展的自然也快些,说不定还有更多让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呢!”
顾念知打趣道。
现在的他们身上就几个包袱,顾大牛他们的钱也都让顾念知放空间里了,所以大家都是直接甩着包袱就走人的。
听张满生说,这附近最大的交易市场在盐城。
那里有相对比较成熟的海盐提取技术,同时离海边也比较近,全区买卖海鲜的商人不绝如缕。
顾念知想了一下,决定先去盐城看看情况,如果可以的话后期她就在那边定居了。
他们买了两辆小驴车慢慢往盐城驶去,等下午的时候就到达了城门口。
这盐城虽不如永安城那么大,但一眼看去还是非常繁华的。
第一次来到海边城镇,柳氏她们看到小摊边的贝类饰都能驻足半天。
晚上,他们去吃了一顿海鲜盛宴!
大龙虾、大螃蟹、各种贝类海鱼海菜,吃得那叫一个新鲜!
“念知,咱们要在盐城定居吗?”
晚上,柳氏把玩着手里的贝壳项链问道。
“阿娘想在这里定居吗?”
顾念知没有直接回的,而是选择先问她的意见。
之前在永安城在定居就是她的主意,这次她轮到让柳氏来决定了。
“张师傅不是说海边有渔村吗?等涨潮了门前都是鱼,咱们要不去找个渔村住下来吧?”
“好。”
“再给安安请个夫子,我也不指望着他能当官儿,就是希望他能识字、明理!”
“好。”
“还有这贝壳做的小物件儿我还挺喜欢的,咱们要不再开个作坊做这些贝壳饰拿到内地去卖,那些个夫人小姐一定很喜欢!”
“好。”
……
这一夜,顾念知一一记下了柳氏所有的心愿。
后面一段时间,顾念知在盐城外的海边找了个位置还不错的位置盖了一座三进院子,院子地基很高,等涨潮了大家可以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看海。
顾大牛顾有田两家这次也盖了两进小院,分别一左一右的挨着顾念知家。
盐城很快开起了第一家以海鲜菜式为主的永盛大酒楼,之后附近的其他小城也陆陆续续开了很多家分店。
柳氏的贝类作坊刚开始没什么生意,后来顾念知按照后世的审美设计了很多贝类饰,还请了内地各地美人才女穿戴做宣传,一时之间桂娘贝饰成了当代主流,柳氏也从一个心软、每日在宅院里绣花的妇人成了日进斗金的富婆。
顾念知还带着顾大牛顾有田两家包揽了这一带的海鲜生意,建造了百年来最大的海鲜作坊。
三年后,顾念知正坐在书房计算着季度收支,突然,顾念安一把推开大门冲了进来。
“阿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咋啦?”
顾念知抬头瞥了他一眼,之后继续看起了账本。
这小子,自从离开永安城后就再也没说过要和她一起打猎的事情,反而一心开始看书写字了。
他这时候过来八成是前段时间考试小有所成了。
顾念知想着他才十岁,能考个童生或者秀才就算得上是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