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脸上带着笑意,话里却透着认真。
都是一个知青院的,相处的也不错,这种事情不能明说,但隐晦的提醒一下还是可以的。
陶艳红想到这些日子确实有些无所事事,笑着道谢。
林晚在自己的房间里,就着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菜把煮的两碗米饭都喝完后,这才拿出红纸摊开在桌子上,比对好大小后裁剪出来,毛笔蘸着墨水自己动手写了两副记忆中的春联。
看着红纸上有几分风骨的毛笔字,林晚满意点头,还算对得起在古代那一世时,她努力练毛笔字。
正在林晚独自在房间里洋洋自得的时候,陶艳红就来敲门了“林知青,我来借本书看看。”
“好。”
林晚打开门让她进来,指着她特意在木匠那里做的置物架上的书道“都在那里,想看哪本自己拿。”
“哇,林知青,这是你自己写的啊?”看到写字桌上铺展开的,墨迹还没有干的春联,陶艳红不禁惊呼道。
“嗯,不是过年要用的吗?就随便写了写,你们呢?准备了什么?”林晚很想骄傲的扬起她的小下巴,不过想到她一直谦虚谨慎的好品格,还是按耐住了炫耀一把的想法。
“我们也是买的红纸,本来是想剪成花样贴上去,也算添个过年的喜气,可看着你写的春联,又觉得还是春联贴上更像那么回事。”
“林知青,你也帮我写一对行不行?”陶艳红说着,眼巴巴的看着林晚。
“这有什么不行的,你拿过来吧。”林晚看着她的样子,好笑道。
“那好。”好字刚落下,陶艳红已经跑了出去。
林晚看着桌子上墨迹已经干了的两幅春联,就收了起来。
至于为什么是两副?
当然是贺沉舟虽然不在,但她也要把他房间门口也贴上了。
陶艳红得了林晚写的春联,到其他知青的房间里炫耀了一把,于是其他知青也拿着红纸敲响了林晚的房门。
直到把最后一个知青送走后,林晚以为这件事就结束了,谁知到了腊月三十吃过午饭,知青院的大门上也贴了一幅春联,嗯,是知青院里的人把手里剩余的红纸都拼凑起来写的,不止大队长,就连村里的人见了,也拿着红纸找了过来。
于是整个下午,林晚都在给村民写春联。
当然是大队长提供的墨水,她那一小瓶墨水只够把知青院的春联写完。
76年大年初一,知青院里也迎来了一帮小萝卜头来拜年,林晚他们在厨房点了火堆,一边烤火,一边拿出各自的东西堆在一起,边吃边聊,难得有这样的热闹,看着一帮小脸小手冻得通红的孩子,林晚到自己的房间里一人给了他们一把瓜子,一把水果糖,可把这帮小萝卜头高兴坏了,嗷嗷叫着就跑了。
魏冬雪是已经下乡了几年的老知青,更知道这里的情况,看到林晚这么大手大脚,好心的提醒道“恐怕这帮小孩回去后,就会招来更多。”
毕竟这年头只有过年,家里才舍得给小孩子买颗糖甜甜嘴,林晚却一人给了一大把,恐怕这帮小孩子回去后一嚷嚷,整个公社的孩子就都知道了。
林晚嗑着瓜子笑着道“没事,也就这一天。”
秋天的时候她可没少请这帮小孩子给她捡柴,虽然那也是用糖换的,但小孩子嘛,只要不是熊孩子,给点吃的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