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你侧着躺,给老子腾点地方。”
“旁边不就有一个空的吗,为毛非要和我挤一起。”
“哪呢?”
袁大头恨不得把脑袋转上36o度,终于现了天璇方位的空棺材。
“傻愣着干什么,赶紧进去啊。”
在我的催促下,袁大头终于躺进了棺材里。
还没等棺盖完全闭合,有几只不长眼的虫子,从缝隙里钻了棺材里。
好在我眼疾手快,用伞兵刀一顿猛砍,这才在闭合棺盖的同时,解决了爬进来的虫子。
棺盖扣死的同时,隔壁袁大头的闷哼声,穿透两寸厚的棺木:“三条,这破棺材里糊着层尸油膏。”
“有老粽子你也得抱着!”
我这一声也不知道袁大头听没听见,汹涌的虫潮就已经扑了上来。
棺材像是大海中的小船,在虫潮中摇摆不定。
“咔哧咔哧”
“咔哧咔哧”
噬脑虫的口器开合带着金属颤音,就像有人用砂纸反复摩擦生锈的琴弦。
这声音太他妈刺耳了,2oo转的电钻直接怼脑子里,都不一定能摩出这个动静来。
我蜷缩在棺椁里捂着耳朵,可是没有任何效果。
声音不是从耳朵钻进去的,我身上的每一根骨头,都成了收集声音的耳朵。
这一现象,直到若干年之后才搞明白。
这是骨传导。
现在有一种耳机,就叫骨传导耳机,是通过骨骼振动,把声波直接传递到内耳。
棺材在这一刻成了共鸣箱,再加上骨头的传导,更是把口器摩擦声放大了几十倍。
除非把耳蜗直接挖出来,不然没有其他办法。
憋闷的环境、刺鼻的气味、尖锐的噪音。
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下,我腹中翻涌,几欲作呕。
幸亏我肚子里没食儿,不然非得吐在棺材里不可……
……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磨牙的刺耳声响终于退去。
我揉了揉昏的脑袋,一刻都不愿意在棺材里多待,可是为了安全起见,我侧耳听了一会,确定外面没有任何动静之后,才慢慢把棺盖推开一条小缝。
外面的空气也算不上新鲜,但是相比于棺材里的气味,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我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昏的脑袋得到了一丝缓解。
人在缺氧的时候,脑子就会不灵光,注意力、洞察力都会下降,刚才憋在棺材里那么久,我一直没有注意到棺盖内侧凹凸不平。
现在把手扶在上面,这才察觉内侧似乎阴刻着什么内容。
我重新躺回棺材,用手电一照,只见四个小字——倒悬天宫。
倒悬天宫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墓葬形式,大多用在湖底或是海底。
这种墓葬形式以水面为镜,营造出天宫倒悬的假象。
在南北朝时期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碍于建造难度巨大,还有倒灌的风险,所以渐渐淡出帝王将相的视野,不把这类墓葬形式作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