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拾柒说着,从大褂的左襟里取出老烟斗,添上一撮碧螺春,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绿茶独有的香气在车里弥漫,伴着这股味道,我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还没等我开口,老拾柒就率先说道:“对了,在你提问之前,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
“当初你和马生辰找我借槐木罗盘的时候,可是答应过我,再见面时,要把罗盘原封不动的送还给我……怎么样?按照约定,把罗盘拿来吧。”
天穹为盘面,槐木为指针,没有老拾柒的槐木罗盘,我就下不去潮汐墓。
这个约定我自然记得,只不过罗盘还嵌在老槐树的树杈子上,我根本没有机会拿回来。
这件事没有必要撒谎,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了老拾柒。
几句话的功夫,他已经把一斗碧螺春抽的一干二净,果然应了他自己的那句话“一斗到底,才叫畅快”。
老拾柒收回老烟斗,哈哈一笑,“果然如此,罗盘我自己已经拿回来了。”
“那……”
我有些费解,心说这他妈的不是脱裤子放屁吗,都拿回来了,还找我要,想讹人?
“我只是想试探一下,老秃顶上的精巧布局是不是真的出自你手。听了你的答案,我就放心了,果然没有找错人。好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我知无不言,不过时间有限,一个小时之后,我还要赶回夹子沟,去现场主持挖掘工作。”
直到现在,我都搞不明白老拾柒到底想要干什么,而且他似乎并不想抓我,看来我下半辈子不用踩缝纫机了。
我简单捋了一下思路,把能想到的疑问一股脑的问了出来。
老拾柒也不避讳,果真如他所说,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个布置周密、横跨南北的惊天计划,围绕着潮汐墓,正式拉开了序幕……
要把这件事讲清楚,还得从民国时期说起。
那时候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饿的实在没辙了,只能啃树皮嚼草根。
好信儿的可以去看看民国时期留下来的老照片。
五六岁的女娃挎着比人高的草筐,肋骨从破褂子里支棱出来,鼓胀的肚皮活像塞了个倭瓜。
很明显,这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还有那时候的紫禁城,城门楼子的石砖缝里但凡能钻出一根草,都能招来一大群人哄抢。
还有大户人家院子里的老柏树,都被人偷偷扒了皮,混在泔水里一起咽下去,只留光秃秃的柏树枝桠,指向铅灰色的天。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活人身上已经榨不出一点油水。
头脑灵光一点的,便打起了死人的主意。
只不过这些挖坑刨土吃死人饭的人,可不像其他行业,有师门有传承。
他们大多是半路出家,之前分布在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饿的实在受不了,才干起倒斗的营生。
正因为这个特点,才让这群人的盗墓手法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比如一个专门帮人代写婚书的书吏,偶然之间得到了一张前朝的提亲书。
这小子胆子也大,按照提亲书上的地址,把人家祖坟给刨了,挖出女方的尸骨,按照提亲书上的内容,给自己和女尸配了阴婚。
自打那以后,也不知道是女尸庇佑还是心理作用。
这人下墓倒斗顺水顺风,一辈子没出过一点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