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夏晚月坐在灯下,一边整理采来的花,一边想着白天孩子们的笑脸。
她知道,这点工钱对她来说不算多,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靠自己双手挣钱的快乐。
清晨的露水还沾在花瓣上,正里就拿着竹篮,跟着夏晚月去了后山的花田。
看着漫山遍野的野菊、紫茉莉开得肆意,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花瓣,忽然一拍大腿。
“晚月,我瞅着这花啊!不光能做脂粉,咱还能把它变成正经庄稼种!”
夏晚月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的意思。
正里指着花田接着说:“你想啊!现在城里夫人小姐都抢着要你做的脂粉,可这野花开得再旺,也有采完的时候。
咱要是把村里的盐碱地开垦出来,专门种这些能做脂粉的花,既能让你有源源不断的原料,还能让村里人多份收成,这不就是个收入嘛!”
夏晚月也笑了。
她又何尝不知道,如果是以前,她可能会积极的提出,可是如今她却不想再管这些事。
既然是正里想到的,那就和她无关,毕竟她有利可图。
正里又说:“村里不少人家的地,种庄稼收成都不好,要是改种花,到时候种出来的花卖给你,你收花,按斤给工钱,大家肯定愿意干!到时候咱望海村,说不定还能成惠州有名的‘花村’呢!”
夏晚月点头。“可以,只要质量好,我肯定收。”
正里越说越兴奋,当即决定先找几户愿意试种的人家。
他先回村,把村里的户主都叫到晒谷场,拍着胸脯说:“晚月丫头说了,咱种出来的花,她按三文钱一斤收,种得好还能加价!这比种红薯、白菜挣得多,还不用愁销路!”
村民们一听,顿时议论起来。
有人担心:“这花能种活吗?咱这可是盐碱地,到时候………………”
正里不在意的摆摆手,打断他的话。
“大家放心,我们用之前晚月丫头给的改良土壤的法子,大家只需要像伺候庄稼一样好好伺候,保证花能种活。”
不少村民都动了心,西头的陈大叔第一个举手。
“我家有两亩地,先拿一亩试种!”
张婶也说:“我家也种!反正那地种啥都不旺,不如试试种花。”
没一会儿,就有十几户人家报了名,愿意跟着试种花。
接下来的日子,望海村热闹起来。
望海村开始了种花的热潮,一些不懂的人还去夏晚月那里询问。
正里则每天带着几个后生,在村里的花田里转,帮着解决问题。
有正里的周璇,夏晚月和村民们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李温言放学回来,也会帮着记账,把各家种的花品种、面积都记下来。
李知夏则带着小伙伴,帮着给花苗浇水,小小的身影在花田里穿梭,像一群快乐的小蝴蝶。
村里的气氛,比之前种红薯时还要热闹,连之前不让孩子跟李知夏玩的人家,也主动过来请教种花的技巧。
没过多久,第一批种下的花苗就冒出了嫩芽。
看着嫩绿的芽尖从土里钻出来,村民们都乐坏了。
陈大叔蹲在田埂上,看着芽苗,笑着对夏晚月说:“晚月妹子,真多亏了你和赵正里,要是这花真能卖钱,咱往后的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夏晚月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多了一分笑意。
她知道,正里现的这商机,不仅能让她的脂粉生意越做越稳,更能让望海村的村民们,靠着自己的土地,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漫山的秋花,终将变成望海村人手里的“金花瓣”,让这海边的小村庄,焕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