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忍冬都去山奈中医馆蹲守,点上一壶茶,等着苏奈。
医馆的小大夫不认识忍冬,这日小昭一来,他们就跟小昭说了:“有个客人,天天来这喝茶,也不看病,是把咱这当茶室了吗?”
小昭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就看到忍冬在喝茶看书,倒是挺惬意。
“二师伯。”
既然打了照面,该行的礼还得行。
“嗯。”忍冬受了小昭的礼,点了下头,视线却是朝她身后看去。
小昭知道他在找谁,说:“师父没来。我过来坐堂看诊。”
忍冬微怔,“你已经能坐堂看诊了?”
“是。”
小昭点头,“师父说可以了。遇到疑难杂症,处理不了的,再请她来。”
忍冬一时情绪复杂。
细细算来,小昭在奈奈身边不过三年时光,真正拜师也就才不到一年,进步却是飞。
他知道奈奈在医术上的要求有多高,既然准许小昭坐堂看诊,那一定是她已经具备了看诊的资格,该考的行医资格证也都考过了。
再看赵雪儿,她的天赋也是他见过极高的,不然当初他也不会让奈奈收她为徒,后来又收为自己的徒弟,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不想浪费她学医方面的天赋。可赵雪儿跟在他身边那么久,至今还没有考出证,也不具备坐堂资格。
难怪大师哥总说他对雪儿太过娇惯,太过宽容。
白白浪费了她的天赋。
但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凡能拜入苏门的弟子,没有一个是没天分的。同样的天分,努力程度不同,差距也就慢慢拉开了。
如今再看,小昭事事领先赵雪儿,就像当年奈奈事事领先他们一样。
忍冬忽然觉得,以前他们总说师父偏心奈奈,对她要求最为严格,可现在想来,师父对弟子的要求是一视同仁的,只是他们心思太杂了,时间和精力被童年的经历和反复不定的情绪消耗大半,在医术上钻研的就少了。
小昭又给忍冬煮了一壶茶,问:“您是想在这里等师父来吗?”
忍冬没想到她会直接问自己。
这孩子的性格,倒是和奈奈挺像,都直来直往的。
“对。”忍冬说:“有点事,想和你师父商量商量。”
小昭恭立在一侧,看着忍冬问:“师伯方便告诉我是什么事吗?我好回家跟师父讲。”
不然他这样天天来,也挺烦人的。
忍冬并不是很想把他这一门的事说给小昭听,怪丢人的,但他也知道这事瞒不住。
再说就这样等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守株待兔,等到苏奈。
他便告诉了小昭。
小昭颇为淡定,听完以后什么多余的情绪都没有,只点头说了声知道了,便退出茶室继续看诊。
忍冬:“……”
他又等了一天。
小昭下班回家,就跟苏奈禀告了忍冬想见她一面,打算回苏家和赵雪儿解除师徒关系的事。
苏奈听后,点了点头。
一直期待的事,终于来了。
晚上,苏奈就和蒋京墨去了书房,写了邀请帖。
看着娟秀飘逸的毛笔字帖,蒋京墨立在一旁,轻啧一声:“怪正式的。以后能给我也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