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容清瘦,但那双曾经总是半眯着、显得高深莫测的眼眸,此刻却锐利如鹰!
“啪!”
一本厚厚的奏折被他狠狠掷在御案之上,出一声巨响,惊得满朝文武心头一颤。
“严嵩弄权,严世蕃贪墨无度!”
朱厚熜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冷得如同数九寒冬的冰凌,
“勾结倭寇,倒卖军械,致使东南沿海军饷缺额达三百万两!纵容倭寇沿海劫掠,荼毒百姓!如此国贼,当诛!”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所有人都惊骇地望着御座上的帝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严嵩父子专权二十余载,党羽遍布朝野,权势滔天。陛下怎会……怎会突然难?!
而且还是以如此雷霆万钧之势!
不等严嵩的党羽出列辩解,朱厚熜已然再度开口,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
“传朕旨意!锦衣卫即刻查抄严嵩府邸,但凡涉案者,一律拿下,三司会审!朕,要亲自盯着!”
三日后,京城菜市口,人头攒动。
以严世蕃为,严嵩党羽二十三人被押赴刑场,验明正身,明正典刑。沿街百姓闻讯,无不拍手称快,欢呼之声响彻云霄。
皇宫内,朱厚熜儿子不解地拉着他的衣袖,好奇地问道:“父皇,您为何突然……”
朱厚熜蹲下身,轻轻摩挲着袖中一枚温热的铜钱,那铜钱上,清晰地刻着两个古朴的篆字——“元武”。
他眼中闪过一丝后怕与庆幸,低声对儿子道:“因为……朕有幸得遇真仙点醒,方知昔日之荒唐,险些成了亡国之君啊。”
东南沿海,战船如林,旌旗蔽日。
朱厚熜并未止步于京城的朝堂整肃。他御驾亲征,亲自登上了抗倭的旗舰。
带着咸腥味的海风迎面扑来,卷起他明黄的龙袍,猎猎作响。
他接过侍卫递来的狼毫,却未要墨盘。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伸出左手食指,用笔尖在指腹上轻轻一划,殷红的血珠瞬间渗出。
朱厚熜以指为砚,蘸着自己的鲜血,在那面迎风招展的帅旗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七个大字:
“犯我大明者,诛九族!”
字迹淋漓,杀气冲天!
当这面血书帅旗被高高挂在船桅之上时,全军将士沸腾了!、
天子亲征,沥血为誓!这比任何赏赐和动员都更能激他们心中的血性与荣耀!
一时间,明军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三日之内,便一举剿灭了盘踞台州多年的倭寇主力,斩三千余级!
捷报通过“大明帝王聊天群”,第一时间传回了永乐朝。
乾清宫内,朱棣看着光幕上滚动的战报,忍不住挑了挑眉,脸上满是惊奇与赞赏。
“嘿!这朱厚熜,挨了一顿打之后,倒真像是换了个人!”他转头看向一旁的朱高爔,哈哈大笑道,
“以前那个只知道炼丹修道的昏聩小子,现在居然也知道御驾亲征了!说到底,还是咱家老四厉害啊!”
朱棣的感叹自肺腑。
他靠在龙椅上,心中感慨万千。
自己这个神秘莫测的第四子,他的存在,当真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
不仅拨正了永乐朝的储君之争,让高煦、高燧那两个混小子都对太子死心塌地。
更是跨越了时空,将那几乎要烂到根子里的嘉靖、崇祯二朝,都给硬生生拉了回来。
这等神鬼莫测的通天手段,当真是闻所未闻!
此时的元武朝,朱高爔正端着一杯清茶,看着聊天群光幕上朱棣的赞叹,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轻笑,却并未回应。
他知道,无论是朱厚熜的幡然醒悟,还是崇祯朝的绝地求生,这一切,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想要让大明国运真正达到万世不朽的境地,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