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赵括!赵括!
原以为他可以独当一面,谁承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大佬们无不咬牙切齿,三万大军被打得七零八落,撤回居庸关的不过寥寥数千。
居庸关守将把所有的斥候全都放了出去,收拢沿途的溃军。
一时间,姜致尚和内阁三老、老皇帝相互对望,他们的眼神都变了,万万没想到沈庆之有那么强大的洞察力。
屯垦戍边!
现在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老皇帝后悔自己当初没听沈庆之的劝阻,他认为是自己一意孤行才导致了这样的惨败结局。
如果他认真考虑一下沈庆之的提议,或许大军就不会折损在阴山了。
“看来,屯垦戍边势在必行了,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命居庸关守将伺机反击,打几场漂亮的战斗,激一下军队士气。”老皇帝的目光最终落在姜致尚身上,“姜爱卿,劳烦你走一趟,取取经吧。”
“臣遵旨,这就动身。”姜致尚躬身行礼后离开了紫宸殿。
老皇帝和朝臣们则是商议,派什么人前往居庸关犒赏三军鼓舞士气。
…………
曹德贵出狱。
鼻青脸肿的走出牢房,感受着阳光照射,呼吸着新鲜空气,老曹哇的一下就哭了。
沈庆之在牢狱门外准备了火盆,还用柚子叶在老曹的身上来回打扫,口中还念念有词说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类的话。
哭了好一阵,曹德贵用袖子擦擦鼻涕和眼泪,用力跳过火盆。
哽咽着看向沈庆之,“吃肉,沈公子,我想吃肉,各种肉都想吃!”
“早就准备好了,今天是家宴,上车。”沈庆之扶着曹德贵上了马车。
马车是特制的四个轮子的大马车,里面还有一个小火炉,车厢内暖洋洋的。
临近中午,众人回到了灵山镇。
一进门,乡勇就抬着“十全印书局”的匾额,迎接曹德贵。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整个灵山镇都洋溢在喜庆的氛围之中。
“老曹,这是你应得的。”沈庆之指了指匾额,“户部赐予十全印书局的匾额,以后再也没人敢打活字印刷的主意了,六部也把你老曹列为第一合作对象。简单说,你老曹的名字已经摆在六部尚书的案头,六部各派一名员外郎行走,长期做官印书局,未来能有多大的成就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谢沈公子。”曹德贵跪地,对着沈庆之磕头就拜,他知道这一切荣誉都是沈庆之给的,活字印刷本来就是沈庆之明的,却无条件地给了他。
“都是自家人,别搞这一套。”沈庆之搀扶起曹德贵,“饭菜已经做好,咱们进屋吃肉。”
“嗯,吃肉!”曹德贵眼眶又红了,“那地方……就不是人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