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柳家。
自先秦时代开始,柳家就一直繁荣。
武朝立国前战乱不断,柳家西房投靠了武王嬴渊,东房投靠了洛阳王窦世冲。
西房举全族之力,几乎掏空了家底为武王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也就是后来横扫天下的玄甲军。
再加上柳家西房杰出人物层出不穷,故而一直活跃在武朝的政治舞台,在武朝立国之初更是登上权力巅峰,盛极一时。
但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物极必反,有昌盛就会有衰弱。
到了建安元年,赢彻登基之后,柳家也只剩下了保国公的爵位,没有了任何实权。
恰逢当时礼部尚书陈广胜晋升内阁辅,这让柳家看到了希望,保国公柳丛斌便与陈家联姻,把柳月娥许配给了陈广胜的族侄陈跃进。
可千算万算,柳家人没算到,被安宿沈道正给偷家了。
私订终身这件事,让柳家颜面扫地,至今在京城抬不起头。
原本是要把柳月娥逐出柳家,可在长子柳子谭的一番周旋下,最终把柳月娥禁足在了柳家在蓟州的老宅,隔绝她和外界的一切联系。
今天,是柳月娥的生日,可她却开心不起来。
坐在床边望向安宿县的方向,思念沈道正、思念自己的一双儿女。
“唉!”柳月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
就在此时,丫鬟碧莲走了进来,“小姐,大喜!大喜!”
“被禁足了整整十八年,我哪来的喜事。”柳月娥惆怅道。
“小姐,姑爷参加科考,连中小三元。”
“什么?”柳月娥猛地站起身,“哪来的消息?”
“大少爷托人送的信儿。”碧莲接着说道,“风水轮流转,气运这东西终于落在姑爷身上了。明年就是秋闱了,只要姑爷考中状元就能把小姐接走了。”
“道正他……”柳月娥眼睛唰地一下就红了,声音中也带着无尽的惊喜,“他还没忘记和柳家的约定,他依旧在努力地备考。原以为近二十年的光阴,已经让他颓废放弃,万万没想到……”
“其实姑爷的人品还是很能打的,他是我见过的三观最正的男人了。”碧莲顿了顿,“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大少爷的……当初要不是大少爷从中斡旋,和姑爷定了赌约,恐怕小姐已经被逐出河东了。”
说到这,碧莲狠狠一拍脑门,想起来更重要的事情,“小姐,姑爷连中小三元还不是最劲爆的消息,更劲爆的当数今年的龙釜山诗会了。小少爷在诗会上一鸣惊人。”
说完,碧莲从袖口中掏出来一张邸报递给柳月娥,“小姐,官府的邸报全篇刊登的龙釜山诗会,你快看看。”
柳月娥接过邸报,看到里面的内容,再也忍不住痛哭起来,上面清楚地写的,沈庆之写了一《水调歌头》,送给素未谋面的母亲。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