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考题着实有些难,就当作积攒经验了。”
“我感觉我这里考得还很不错。”
在一群人丝毫不遮掩的同情和可怜中,考场的大门也终于打开了。
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
学政署内灯火通明,县令周桦骢和学政署官吏彻夜批阅试卷。
屋子里,时不时地传来阵阵叫好,和激动地拍桌子的声音:“此等解题思路,生平罕见。”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
“寒窗苦读多年,自认为学富五车,现在才知道什么是望其项背。”
“没见过这样的文章对儒学如井底之蛙望月;见过这样的文章如一只蜉蝣见青天。”
房间内众人几乎都癫狂了,经过一番商议,沈道正的文章当为案。
陈长青、马彼德、吴群三人的试卷都差不多,但又没有并列一说,只能安排他们二三四名。
原本要考三场的,只是后面三场考生参不参加都可以,只是用来筛选案的。
“老夫建议,马彼德第二名,陈长青、吴群并列第三名。”苏渊明不紧不慢地开口,“会试殿试都有并列,为何我们县试就不能有并列呢?”
“马彼德的文章以汉奸为题,这有点儿……”
“你们难道忘了?”苏渊明压低声音提醒道,“保定知府魏轩城,是马统的老岳父啊,第二第三可有很大的说法在里面。”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一瞬间就把周桦骢的思路给打开了,“案,本官点了。这就带着名单和四大才子的文章,去找知府大人做最后商议。”
周桦骢近乎是连夜赶到了魏轩城的府邸,魏轩城起初很不爽。
保定府三州十二县,屁大点事儿都来烦他,还要这群县太爷有个屌用?
可看到文章和名字之后,魏轩城懵逼了,彻底懵逼了,就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不是……”
“周大人,你确定这是我那外孙写的文章?”
“不会是你为了升官财,找人代写的吧?”
周桦骢听闻明显一怔,“大人,若是下官想讨好你,就算是马公子交白卷也会中秀才。不至于考了十来年还是个童生。”
“怪哉,怪哉。”魏轩城再次看向试卷,依旧是瞠目结舌。
连续看了好几遍,这才相信文章是马彼德写的,因为以汉奸为题,以军营为例,没有哪个童生比马彼德更了解军营了。
好外孙勾栏听曲一个顶百个,学习成绩……啥时候这么牛逼了?
在看着其余三人的试卷,魏轩城更是震惊得手抖。
仔细研究文章之后,顿时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他们四个最近接触了什么人?怎么文章看上去像是一个老师教出来。”
“下官调查过,最近他们四个都住在灵山镇,或许是突然过上了苦日子,就变得勤奋好学了。”周桦骢顿了顿,“每人每月,只有一两银子的生活费。不能花天酒地,学习自然也就不马虎了。”
“周大人,老夫问你句话,你能否如实回答?”魏轩城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下官知无不答。”
“这四篇文章,如果出现在殿试,其中一人会成为状文吗?”
“别的下官不知道,下官中状文钱那届殿试,这四篇文章秒杀我们全部。”
“他们四人的破题思路,和现有的学术相同吗?”
“大人,下官专门了解过,他们的破题思路不是四书五经,而是五经正义。”
“五经正义?孔家人弄出来的那个?”
“对对对。”周桦骢点点头,“他们四个去书院读书,就只带五经正义,其余的书从来不多看一眼。”
“老夫有个建议,咱俩上报省学如何?让提学御史也见见世面,扬扬保定府的威名。”魏轩城兴奋得不行,“老夫围观四十余载,还是第一次在县试中遇到状文文章。”
想到提学御史,周桦骢全身一颤,下意识地问道,“下官,能不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