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所有学生都把质疑的目光落在孔夫子身上。
不是……
一群不可雕的朽木,咋就变成聪明伶俐的优家子了?
老夫作为保定府知名大儒,为何变成让明珠蒙尘的无能先生了?
孔夫子一脸捉急,百口莫辩。
沈庆之对着孔夫子傲娇地一挑眉毛:和我斗,你还嫩了点!
但很快,沈庆之就不淡定了。
“观复书院是保定第一学府,北方所有书院的模范标杆。”
一道沉稳有力,又带着怪罪的声音传来,“沈道正连续二十年岁考不及格,不能晋升大班。如果他不是我沈氏族人,也拿不到县试的名额。今年岁考,若他还不能晋升大班,那我们也只能公事公办,让他退学了。”
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观复书院的山长沈无忌,论辈分是沈庆之的三爷爷。
沈家在保定府名声响亮,一门六进士,父子三探花。
只可惜,名声并不属于沈家二房,而是沈家的长房和三房。
但在沈道正看来,运气轮也该轮到二房了,却没料到自己是个无能之辈。
连续科考二十余载,欠了一屁股债不说,还成了保定府最大的笑料。
也正因为沈道正的赫赫骂名,导致沈家长房和三房根本就不认二房这门亲。
诚如沈无忌所说,但凡沈道正不是沈家族人,早特么被退学了,四十多岁的人还不能上大班,沈家丢不起这个脸。
接过沈无忌手中的成绩单,沈庆之瞬间就沉默了。
老爹果然是个大学渣,明法、明经、明史、明算,竟然全都不及格,唯独杂学成绩优异。
“三爷爷,我爹确实有点儿偏科呀。”沈庆之强自按捺内心尴尬,这成绩放在上辈子,家长都没脸去开家长会。
“……”沈无忌气得吹胡子瞪眼:你他妈管这叫偏科?
“庆之,让你爹退学,也是沈家族人的一致意见。”沈无忌叹了一口气,“退学了也好,最起码日子能过得舒服一点儿。”
“那如果,我能让我爹的综合成绩及格呢?”沈庆之问道。
“书院有月考、季考和岁考,每次考试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只要综合成绩丙等以上就算你爹及格,今年依旧有考秀才的名额。”
沈无忌略微沉思,终究还是给沈道正留了后门,“另外,对书院有重大贡献的人,学政署可以免去考试,将其举荐为秀才。”
“什么叫重大贡献?”沈庆之眼睛一亮。
“比如,县衙户房会不定期地给书院学子们预留检校课业;比如,为县衙提供利国利民的小明……学政署都会酌情考虑,免试举荐。”
“检校课业?小明?”沈庆之顿时有了底气:不吹不黑,我沈庆之在武朝,三百六行,行行是状元,立个功还不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