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其事必先利其器,手里有钱就得让老爹用上好东西。
另外,就是看看老爹的真实成绩,也好给他做出因地制宜的补习方案。
沈道正读书的书院,名为观复书院。
就在观复巷的最深处。
背靠秋浦河,被一片竹林绿柳环绕。
景色优雅,寸土寸金。
为何这里的宅子那么贵?
三个字:学区房。
最初,这里是沈家的族学。
因为长房一门六进士,三房父子三探花。
在保定知府的撮合下,族学便和官学合并。
除了沈氏子弟,保定府的乡绅地主、豪门富商也会斥巨资送孩子来这里读书。
很多商贾认为,孩子能进入观复书院,就是在光宗耀祖。
当然,观复书院学费贵,也有贵的道理。
进入书院,别有洞天。
宿舍、茶室、教室、音乐室、饭堂,所有设施齐全。
和上辈子的顶级私立学校相比,也有很多过人之处。
幸好沈道正是沈家嫡系子弟免除一切学费,不然家里就不是破产这么简单了。
此时,恰好是课间休息时间。
学生们围着夫子孔冲请教学问。
孔冲闻都一一作答,当学生们散去,正好看见坐在长廊唉声叹气沈道正。
他脸上的笑容也随之一敛,甚至出一声重重的冷哼。
“……”沈庆之看到这一幕嘴角狠狠一抽:所以,我爹到底是何等废柴,才让孔夫子这么嫌弃?
“爹,你在看什么?”
见沈道正看着孔夫子留的题目挠头,沈庆之上前询问。
“君夫人阳货欲,这题目明显是出错了。”沈道正急得额头上满是热汗。
哼,这是截搭题里面最简单的。
这该死的沈道正,宁愿质疑老夫出题错误,也不承认自己对儒学一窍不通?
孔夫子心中冷哼不断:果然,学渣就是学渣,活该你二十多年都考不上秀才。
“爹,这道题没出错,是一道截搭题。”
沈庆之接着解释道,“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阳货欲出自《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有了沈庆之的提醒,沈道正恍然大悟,“妇人从夫,视为守礼有序;孔子不见阳货,是因为他越礼乱政。连起来不就是圣人守礼,不为非礼?”
“爹,你的文化基础还是很可以的,只是别人的教法有问题。”沈庆之瞥了一眼孔夫子,很不爽地说道,“四书五经,可以选很多题目。出截搭题为难中级班的学生,这不就是刻意刁难吗!”
观复书院分小班、中班、大班和高级班。
小班识字写字,学习启蒙教材;中班钻研四书五经,讲为人、为学的基本道理;大班主讲史书和诸子百家,萃取国学的智慧和力量;高级班开始学习八股,教学生们如何破题,为科考做准备。
“你的意思是老夫教法不当?”孔夫子脸色一沉,“对沈道正有偏见?”
沈庆之眉毛一挑,迎上孔夫子吃人的目光,“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