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了片刻雨声后,李岩觉察出了这两种声音之间的微弱差异,便立刻将原本挺得笔直的脊背,绷得更直了些。
如此一来,他体内半数的内力便会被重新调动起来,自下而上穿过经脉,再汇聚至头顶。
他等的便是这一瞬的汇聚时刻。
待到时机成熟时,李岩将流转至自己耳畔的内力,暂时锁定在了耳畔处,阻隔其汇向头顶。
因着此时,内力在耳畔分布的比重较大,他的听觉便会比之先前扩大几倍不止。
“滴答,滴答,滴答……”
当这种有规律的,相较于雨声更慢的水声,再次在李岩的脑海中回响时。
他转瞬之间便依靠内力加持过的听觉,察觉到了它的来处。
得到答案后的他,仍有些不可置信。
因为这声响分明是来自于地下的……
就在他们所在的这座岩洞之下,同样下着一场“雨”。
这“雨”让他惊异的点不止因其存在于地下,还因其落下的方向。
在放大听觉前,他或许还不能确认这猜想。
但此刻,他几乎能肯定,这地下之“雨”,是从地底更深处,滴向岩洞内的平面,也就是他们此刻脚踏的地方。
先不说这处处透着古怪的“雨”是怎么来的。
李岩更担心的是,这地下的水滴是否是……在外面下这场雨之前便在一直存在的。
若它在此存在过几个月或是几年的光景,那么水滴石穿的影响之下,他们所在的这处岩洞的危险性,便会比他先前预计的要大无数倍。
想到此处后,李岩转身将视线转向岩洞内,站在距离那道岩缝三丈外的位置上,目光变得深沉而冷静。
他需要得知的是这地下水滴所存在的范围。
毕竟,他不能确定这“雨”是只在山洞内存在,还是在这整座临渊山之下,都存在着。
若是后者……那他们便要选择绕行了。
李岩下意识的想到了这个选择,却又因此有些迟疑。
这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绕行之后,队伍整体的行进度会再向后推迟至少两个时辰。
他们因这雨势,将整体行程推迟了将近三个时辰,预计到达的时间已经严重“缩水”了。
若此刻在大雨之下,再选择绕行,那么留给他们干扰敌方视线的时间,便只剩了不到两日半。
李岩虽然一贯秉持自信,但他也清楚,这时间每压缩一分,他们查案的难度便会增大。
不知案之地的那座城外的山林中,是否也下了这么一场倾盆大雨。
思绪几经流转之间,他倒有些担忧起来关于证据的搜集之事。
根据他看过的奏折中所描述的信息,那几位大臣的遇难之地,也是在与此地地形极为相近的一处山林里。
原本关于此案的证据便被人为遮掩了不少,若再下过这么一场雨……他们前往案之地去查探的意义便不大了。
如此一来,他们最先赶赴之地,应更改为那座离案地最近的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