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眠。
从养心殿走出后,姜承肆压下眼底的酸涩疲倦,穿过一段布满盆栽的绿茵路后,他迈步走进御书房的里间,他找到其中一块平平无奇的玉佩,扣上一面有轻微凹陷的墙上。
图案契合,轻推显露在其间的细微裂缝后,左半边的墙被推开了。
他走进这间同御书房一般大小的暗室。
只见其中烛火盈盈,比室外的光线还要亮上三分。
每盏烛火外,都是一层由竹丝分离出来的半透明薄网覆着,将火光控制在不会见风而动的范围内。
这般谨慎的保护,为的是房中放置之物。
数十个檀木架上摆放着的,皆是天下间难得一寻的孤本。
自外向内走近,书架四周散着一股清幽的馨香。
这里又名“珍籍室”,独立于国库之外,由历代君王增添并相传。
其实也就传了两代,开创者是先皇,所以存放在此的书籍价值珍贵却不显得庞杂。
传到姜承肆这一代时,这里常年由黄为善的小徒弟三全来负责打扫。
在宫中,三全专司这一件事,自觉是沾了师傅的光,才得以接手这么个轻松的活计,也就感念皇恩。
他不仅每日将珍籍室内打扫的纤尘不染,还在得了师傅的请示后,夜间用木香熏过一遍室内的角落,晨起时再打开通一天的风。
如此循环了小一年的时间,珍籍室内便产生了一丝能让人静心凝神的效果。
每到国事繁重或是心底暴虐难平之时,姜承肆都会在此停留一炷香的时间,看几页书册,对着书架呆。
不过今年三月初的时候,边关战事告急,密报迟来导致延误战机时,姜承肆便没能收住自己的脾气。
一进门看到第一面书架上关于前朝战事的史策,他便怒火攻心,推翻了那面书架。
这一推,百十本史策砸了满地。
有些被先皇收来的史策本就年岁已久,经这么一摔,便破碎为尘,成了残卷。
此刻,姜承肆一踏进门,连着翻了几本史策,却见每本都是残缺不全的。
翻到第七本时,他嘴角微顿,只觉得珍籍室内的安神作用都被冲散了。
自皇上进门起,三全便在入口处恭敬的守着,视线落在自己的鞋面上,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哑口的样子。
直到感受到室内越低沉的气氛后,他才试探性的开口。
“皇上?”
“奴才上次重新整理了这里的书册,把残卷分了出来,放在您正在查阅的那一排书架上。”
“……”
姜承肆挑眉看向那出声的地方,看到三全露出的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心底的烦闷又涨了一分。
刚刚怎么不说,害他翻了这么半天。
不过这念头只在心底停留了一瞬,他面色依旧平静而严肃。
三日后的殿试,他还未想好试题,正准备从这珍籍室中挑一本史册作为出题的参考。
听了三全的应答后,姜承肆略过了第一排书架,直接走到最后一排去挑选。
先前只读过靠前位置的史策,偏后位置上的还未读全过。
指尖拂过这一层书架上的书后,姜承肆从中挑了一本看着最顺眼的《千秋记》。
摊开书册后,第一页中的编者名已经模糊不清了。
和他想象中不同,这本书通篇都在写治国者该怎样为君,却没写百姓应尽怎样的义务,该怎样丹心为国。
花了三四个时辰通篇读完后,姜承肆眉头微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