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风云变幻,最后一丝白日里的光也消散殆尽。
月色初显,殿中当值的太监换了几轮,姜承肆依旧端坐在养心殿“正大光明”的牌匾下,垂眸批阅着奏折。
烛光映照在脸上几经变换,他却浑然不觉时间在流逝。
处理政事时,姜承肆向来不喜任何人打扰,就连正点报时的太监都省去了。
这规矩的遵守者,也包括黄为善。
此时,他正恭敬地在殿外候着,趁那座中人刚批完上一本奏折的间隙,才敢端着托盘,轻手轻脚的跨进殿门。
“禀皇上,奴才将煮好的面带来了,请皇上过目。”
语毕,黄为善压低了身子,先将托盘放在旁桌上,在得到姜承肆的点头默许后,才小心地收拾好了主桌上的一摞折子,腾出空地,将面端上来。
姜承肆后知后觉的有些乏累。
当他用余光撇了一眼托盘上的东西时,却愣了片刻,不可置信的又看了一眼。
这就是五两银子一碗的面?
莫说配菜了,竟连一滴油水都没有?!
看着碗中坨得不成样子,勉强能被称之为“面”的一团白色物体,姜承肆眼底的怒意又升腾了起来。
“朕问你,这碗面花费了多少银两。”
“如实说。”
姜承肆尽量压低了声音,让自己显得平静些。
他本已经做好了听到答案的准备,却还是在听到那尖细嗓音时,忍不住眉心横跳。
“是。”
黄为善早已在殿中跪好,身子又低了地,才开口。
“回皇上的话,奴才问清楚了。这面,是看人定价。”
“若奴才去煮,这碗面是两个铜板。可若是新来的小太监去煮,这么一碗素面,少说也要花五两银子。”
他语气略一停顿,索性将话说了个干净。
“另外,每到膳食的时候,御膳房的木凳和石阶也是要收费的,一个地儿一两银子。”
“太监们付不起,只能蹲在檐下吃。”
“天晴时还好,若是赶上下大雨,雨水顺着屋檐流进碗里,便只能算是天赐的汤水了。”
姜承肆腾的一下起身,气笑出声。
御前伺候的太监,每人每月的例银是十两。
而皇为善这个太监总管,每月的例银是十五两,刚够煮三碗面。
那每月靠着五两例银过活的普通太监吃什么?
月初煮一碗面,一天吃一口,吃到月末?
还是只能去吃草根树皮?!
“真是岂有此理!”
“朕的宫里怎的就出了这么一批该死的蛀虫!”
“唤人去绑了他们!”
姜承肆终是忍不住拔高了音量,拿起碗边放着的筷子就掷到了门槛上,砸出一声脆响。
他的筷子,向来是玉制的。
民间的忌讳之一便是筷子不许掷地。
但此时,他的怒气显然更胜一筹,也管不得什么忌讳了。
这么一嗓子下去,殿外候着的侍卫和太监乌压压跪了一大片,皆是面露惶恐,身子止不住颤抖,祈祷皇上的怒气不会降到自个儿头上。
与众人一同跪候在殿外的夏鸣擦了擦嘴角的碎屑。
一盘桂花酥下肚,再就着半盏清水,她勉强算是填饱了肚子,赶回来换班。
此时听到殿内的声响,夏鸣心底畅快无比。
「还是我们家皇上厉害,一下子就揪出了宫里的蛀虫。要不然还不知道大家要饿多久的肚子呢!」
「民以食为天,连饭钱都贪的家伙简直不配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