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一名在太仓任职的、名叫王喜的年轻小吏,被带到了曹参的书房。他是王老三唯一的儿子。
“下官王喜,参见丞相大人。”王喜诚惶诚恐地跪倒在地。
“起来吧。”曹参的声音很温和,“今日叫你来,是想问问你,关于沛县老家,粮仓修缮的事情。”
王喜一愣,但还是立刻将沛县的粮仓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了一遍。
曹参耐心地听着,不时地点头,仿佛真的在关心一件微不足道的政务。
直到王喜汇报完毕,曹参才缓缓地从桌案上,拿起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食盒。
“你说的很好。”曹参将食盒递给王喜,“你父亲在宫中辛苦。这是我从城中最好的酒楼买的酱肉,你替我带给他,就说,是我这个同乡,请他尝尝家乡的味道。”
王喜受宠若惊,连忙接过食盒。
“另外,”曹参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从一个菜篮里,拿起一根平平无奇的白萝卜,递了过去。
“这萝卜不错。让你父亲,今晚给陛下做汤时,加上这味‘辅料’。告诉他,这道菜,叫‘渭水藏龙’。”
王喜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恭敬地接过了萝卜。
“下官……遵命。”
……
黄昏,皇宫,御膳房。
御厨王老三,收到了儿子送来的食盒与那根白萝卜。当他听到“渭水藏龙”这四个字时,他那张总是挂着憨厚笑容的脸上,闪过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那是他和曹参、萧何等一众沛县老兄弟之间,才懂的暗号。
他知道,出大事了。
他像往常一样,为陛下准备着晚膳。一道他做了几十年的,清淡的米粥。
他屏退了所有人,独自一人在灶台前忙碌。他小心地将那根白萝卜的中心掏空,将一张被卷成细棍的油纸,塞了进去。然后,他将萝卜切成薄片,混入了米粥之中。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晚膳很快就做好了。一名吕后的心腹太监,像往常一样,用银针仔细地检验了每一道菜,确认无毒之后,才点了点头。
“送过去吧。”
王老三亲自提着食盒,走入了那座他再熟悉不过,此刻却感觉如同龙潭虎穴的皇帝寝宫。
刘邦正靠在病榻上,气息微弱。吕后坐在榻边,正柔声细语地和他说着话。
“陛下,该用膳了。”
王老三低着头,将米粥盛好,呈了上去。
刘邦没什么胃口,只是有气无力地用汤匙拨弄着。突然,他的汤匙碰到了一个硬物。他夹起一片萝卜,放入口中。
牙齿咬下的瞬间,他感觉到了那层坚韧的油纸。
刘邦那双本已浑浊的眼睛,猛地收缩了一下!
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依旧是那副病恹恹的样子。他将萝卜和那卷油纸一同含在口中,慢慢地咀嚼着,然后将油纸,用舌头抵在了牙根深处。
一碗粥,很快就见底了。
“陛下今日胃口不错。”吕后笑道。
刘邦没有理她。
用完膳,王老三像往常一样,上前收拾碗筷。他离刘邦最近。
就在他躬身收拾的瞬间,他听到,那个躺在病榻之上的君王,用一种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话。
“……告诉他,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