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誓不为人!!!”
他身后的陈寻,也缓缓地走了上前。
他没有跪拜。
他只是同样用剑划破了自己的左手。
他看着蒙恬那冰冷的棺椁,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雪夜的演武场上,与他对酌一杯的老友。
“蒙大哥,”他在心中,轻声说道。
“你,守了一辈子。”
“剩下的路……”
“……我来走。”
……
第二日,大朝会。
扶苏,重新穿上了那身,象征着绝对权力的玄色龙袍。
他一夜未眠。但他的精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他看着下方,那些同样被国难,压得喘不过气的文武百官。
他没有再进行任何的商议。
他只是下达了他登基以来,最冷酷,也最不容置疑的命令。
“传朕旨意。”
“自今日起,于咸阳宫内,立‘战时内阁’!”
“凡军国大事,无需再经三公九卿廷议。皆由内阁直接拟定,呈朕亲览!”
“内阁,设四人。”
“帝师陈寻为辅。总揽全局,掌最终军政之策。”
“丞相李斯为次辅。总领朝堂百官,确保政令通达。”
“治粟内史萧何为辅臣。总司帝国钱粮,确保大军后勤无忧。”
“御史中丞陈平为辅臣。总领‘格物院’暗部,监察天下,清除内患。”
这,不再是,一个相互制衡的朝堂。
这,是一个,将所有权力,都高度集中于一点的、绝对的战争机器!
麒麟殿内,气氛肃杀如冰。
这是战时内阁成立之后的第一场大朝会。王座之上的扶苏身着玄色龙袍,面容平静。但那双总是充满了仁善的眼睛里,所有的温情都已退去,只剩下一片被国难与家仇所淬炼出的属于君王的坚冰。
他的身侧,陈寻、李斯、萧何、陈平四位内阁辅臣垂肃立,如四尊没有感情的石像。
殿下百官噤若寒蝉。
“报!!!”
一名来自南方的信使连滚带爬地冲入大殿,声音里是无法掩饰的恐惧。
“启禀陛下!楚逆项羽已尽占淮南之地!其前锋已渡淮水,兵锋直指三川郡!”
三川郡。
那是帝国的腹心之地。是关中的东大门。若三川郡失守,那楚军的兵锋便可一日之内抵达函谷关下!
大殿之内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恐骚动。
“陛下!”一位宗室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国难当头,当务之急是立刻选定元帅,整合兵力南下迎敌啊!”
扶苏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
他看到了那些曾经在始皇帝麾下也算得上是骁勇善战的将军们。此刻他们的脸上却只有畏惧。
王离在彭城之战中被项羽的五千骑兵杀破了胆。
其余的年轻将领虽有忠勇,却无一人有与项羽这等不世出的霸王正面抗衡的经验与气魄。
偌大的帝国。在失去蒙恬之后竟无一人敢于接下那面早已被鲜血浸透的元帅大旗。
何其悲哀。
就在这满朝文武皆垂不语的、令人窒息的死寂之中,一个平静的声音响了起来。
是陈寻。
他从队列中缓缓走出。他那只空荡荡的右边袖管在死寂的大殿之内显得格外刺眼。
他没有提出任何关于战术的建议。他只是对着王座之上的扶苏躬身一揖。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