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只是垂着眼。
努力的,让自己盯着脚下金砖的纹路,仿佛那上面,刻着救世良方。
三十年的宦海沉浮告诉他,此刻,但凡有任何的异动,不仅无济于事,还会招来灭顶之灾。
丹墀之上的董卓,在等着人跳出来!
杀鸡儆猴!
等了许久。
终是无一人出列。
目光森然的董卓,松开了握刀的手,颇有些意兴阑珊。
他踏前一步,庞大的阴影,顿时笼罩了半个殿堂。
“既然诸公无异议,那,便各自回府准备罢。”
今日朝会,不是商议。
只是宣判!
……
暮色如血,荀府书房。
晚饭过后,荀爽便屏退左右,独自枯坐昏黄的灯影里。
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
三更了。
“慈明兄!”
窗外,忽然传来一声低唤。
“何人?”
荀爽瞳孔微缩,却是没有起身。
门,被无声地推开。
一个瘦削的身影闪入,正是董卓长史,何颙。
“长史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
何颙在荀爽对面坐下,烛光映出他眼里的密密血丝。
“只是心中有一事不解,特来请教。”
“讲!”
“今日殿上,董卓宣布弘农王死讯时,慈明兄的右手,曾微微抬起三寸,又缓缓放下……”
何颙紧紧盯着荀爽双眼,沉声问。
“不知当时,慈明兄是想出列谏言,还是想,握紧腰间佩剑?”
荀爽闻言,眉头一动。
“伯求兄,观察入微,佩服。”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都看见了彼此眼底,那团正压抑着的火焰。
“董贼倒行逆施,天人共愤。”
何颙的声音,压得极低,每个字,却都坚定无比。
荀爽闻言,并未第一时间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