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朱元璋想到这里,并失落的连连叹气之时,方孝孺又再次开了口。
方孝孺拱手道:“陛下,您可知太祖高皇帝驾崩之前,对镇国公说了什么?”
朱允炆听后,想都不想,就直接说道:“自然是赐打皇金鞭,赐托孤大权。”
“当时,朕就在身边。”
说到这里,朱允炆又突然面露好奇之色:“除此之外,好像还给了他一道密封完好遗诏。”
“还说他如果哪天初心不在,坚持不住,就打开这道密诏。”
“但是,皇爷爷并不想那一天的到来,并不想他打开那道密诏!”
朱允炆话音一落,三人也跟着面露好奇之色。
当然,最为好奇的,还是知道自己在临终之前,会写下这道秘密遗诏,现在却不知道这道秘密遗诏内容的朱元璋。
“初心不在,坚持不住,就让他打开的遗诏。”
“但又不想这一天到来?”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又再次看向了孝陵的方向。
可是这一次,他心里想的却不是埋葬着老朱之尸的孝陵宝顶,而是供奉老朱神位的供殿。
原因无他,
只因为林昊就把那道象征着‘最高机密’的遗诏,藏在老朱的神位之后。
现在的朱元璋,自然是不论怎么想,都想不出这道遗诏里的内容。
可他却完全可以肯定,这里面的内容,一定会让他惊掉了下巴。
不仅是朱元璋这么认为,甚至就连朱允炆和黄子澄他们也这么认为。
可也正因为他们都认为,这道遗诏里的内容很了不得,却又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这才各个都面露浓烈的好奇之色。
良久之后,还是朱允炆第一个恢复平静。
他只是淡然一笑道:“皇爷爷何其精明,皇爷爷在世之时,强如恩师,不也长期被皇爷爷气得直跺脚吗?”
“所以,皇爷爷留下这道遗诏,并赋予遗诏如此苛刻的启封条件,就自然有他的道理。”
“反正,皇爷爷绝对不会害我就是了。”
说到这里,朱允炆突然就一脸严肃道:“好了,不要再擅自揣测太祖高皇帝的圣意。”
“再要随意揣测,朕可就要治你们的罪了!”
朱允炆话音一落,三人当即起身行礼。
“臣有罪,还请陛下恕罪!”
朱允炆见三人态度良好,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并重新赐座。
朱元璋看着对他如此信任的朱允炆,以及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三人如此惶恐的朱允炆,又不禁面露淡淡的欣慰之色。
也就在朱元璋刚刚面露这淡淡的欣慰之色的同时,方孝孺又继续说道:“其实,刚才臣所说的,并不是这件事情。”
“在此之前,应该是太祖高皇帝驾崩的前几天,还召见过镇国公一次。”
朱允炆听后,并不太当一回事。
他只是随口说道:“皇爷爷单独召见恩师,完全就是家常便饭,这不足为奇。”
“先生,你到底要说什么事情?”
方孝孺见朱允炆已经有些不耐烦,也就不再卖关子了。
方孝孺一脸严谨的说道:“太祖高皇帝驾崩的前几天,抓着镇国公的手说,要他一定要在自己驾崩之后,致力于经营海洋。”
“也就是说,一定要他造船出海,开拓海上事业!”
方孝孺话音一落,朱允炆直接就瞪大了眼睛。
朱允炆似有震惊的说道:“你说什么,朕可记得,皇爷爷是最讨厌海洋的呀!”
“当年要不是恩师的据理力争,唯一的宁波市舶司,都得被皇爷爷给关闭咯。”
“恩师数次提出造船兴海,都遭到了皇爷爷的拒绝。”
“皇爷爷怎么会在临终之前,单独召见他,要他大兴海业呢?”
朱允炆话音一落,朱元璋也再次被未来的自己给惊到了。
这一刻,他只觉得未来的自己,真就是比那林昊还要神秘。
此刻的朱元璋,是真想变成未来的自己的肚子里的蛔虫,好好的探究一番,未来的他到底都在想些什么?
“说咱固执己见,是这么回事。”
“说咱生性多疑,也是这么回事。”
“说咱杀伐果断,还是这么回事。”
“可咱,什么时候朝令夕改,什么时候想一出是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