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四种拿票的方法,她把利弊掰开了讲。
第一种,需要工作满十年拿票。
表面上,这个拿车票的方式是安稳大道,实则大坑一个。
拿车票,前提是要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签了就等于把自己永远钉在公司上。
票会给,但那张票不能自用,只能送人。
谁会把自己千辛万苦获得的车票奉献给别人?
萍水相逢,没谁会当圣母。
此路,废。
第二种,获得“最佳员工”称号。
公司里只有一个奖励称号,评判维度是同事评分、学生评价、领导打分。
就算刨除拿着学生身份的沈月和不在同一家公司的于峥嵘,他们也还有三个人竞争,所谓的竞争演变到最后很可能是自相残杀。
她不怵和任何人争斗。
只不过郑默阳既然提出了合作,那她可以先尝试和平的道路。
第三种拿车票的方式,是获得老板认可。
真正能上31楼的权限掌在老板手里。
可宋倚晴只见过老板的合影和签名,没见过真人。
这个认可是非常主观的。
谁知道作为实体的老板,怎么样才算认可和满意呢?
万一老板永不满足,他们岂不是永远拿不到这张车票?
剩下的,就是第四种,弄清楚整栋楼到底生了什么,并化解危机。
这是最难也最正经的一条。
解开写字楼诡异表象下隐藏的真相,找到潜在的危机并化解,使车厢趋于稳定,才能让列车承认并票。
几率低、代价大,但一旦成功,回报最高,所有人都可以平安的离开这一节车厢。
而也只有走这条路,才需要所有人的合作。
她把话敲完,群里沉默了一会儿。
于峥嵘最先话:走第四条路需要明确的计划,我不接受跳崖式的英雄主义。
宋倚晴:放心,人又不傻,我让你们去送死你们也不能干呀。
第二天上班,宋倚晴早上去食堂吃饭,江来也在,他看着宋倚晴盘子里的食物,眉眼弯了弯。
“你还是喜欢喝豆浆。”
宋倚晴盘子里的食物长得奇形怪状的,香肠像是手指头,糯米圆子又像是眼珠子。
她用叉子戳着香肠,放在唇边咬了一口,咀嚼着。
这些都是浮现物资搜索图标后被判定为可以食用的食物。
打饭的窗口,是最后一个老婆婆那里。
那个老婆婆只会在食堂开门的前五分钟打饭,食物量最少,打饭的小窗口也是最小的,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注意不到。
郑默阳依旧选择饿着。
他所看见的食堂,和宋倚晴眼中的不一样。
他看见,食堂的地上,全部都是秽物,但是所有的员工穿着整洁的工作服,膝盖以下埋在秽物中,桌面上整洁的摆着大餐,正在大快朵颐。
陈明也在他们其中,埋头大吃。
郑默阳的喉嗓一阵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