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小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眨眼就到了宋小满启程的时候。
背着简单的行囊和宋苗快要溢出来的“爱”,宋小满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宋小满一走,家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为了安抚宋大志和宋苗,宋南星干脆把宋禾叫到了家里来。
借口?
当然是,跟秦勇搭伴!
以前读书的时候,秦勇总觉得宋禾多多少少有点“吵”。可当宋小满离开后,宋禾完美的填补了他不在的那块空白,让这个家重新热闹了起来,秦勇这才明白,这份“吵”的弥足珍贵。
果然,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现美的眼睛。
秦勇:学到了!
宋禾住进来以后,秦勇才知道,这个家原来不止宋小满和他会晨练。
早起的宋大志,晚起的宋南星和宋禾,也都有各自的晨练项目。
怪不得,他第一次来的那天,宋禾回来得如此之快。
合着,宋禾这丫的,打小就在了练“童子功”。
那他这小半个月的适应性训练,算什么?
算他还有点自知之明?
秦勇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宋小满给他制定的训练计划,找上宋南星,要求加训。
这主动找上门的壮劳力,宋南星怎么可能放过?
收魔芋正差人呢!
一亩收两吨,她可是有半座山。
收不完!
根本收不完!
愿意来就跟上呗!
负重七斤半(锄头),那怎么不算是负重呢?
宋南星手里的花魔芋刚进入采收期,江靖川后脚就把厂房和生产线拿到了手。
二话不说,先拿宋南星的魔芋打个样。
可干卖魔芋,能创造什么价值?
想想后世满大街都是,各种口味、各种形状的魔芋爽,宋南星毫不犹豫的选择把这些“理念”提前拿来“用一用”。
别说!
还真别说!
一批产品试吃下来,用户反馈那叫一个好。
尤其是宋大志,一口魔芋爽,一口包谷酒,吃得不要太满足。
稳妥起见,江靖川又把“新产品”寄给了宋立夏和宋小满,广泛采集试吃反馈和价格数据。
结果,价格还没定下来,客户倒是先拿了下来。
把江靖川搞得那叫一个哭笑不得。
最终,江靖川还是在宋南星的建议下,采取了薄利多销,打响“大峰山”品牌第一枪的经营策略,定下单包25o克,每包八毛的进货价格。
粗粗一看,这价格也不便宜。
但一想到这玩意儿它不要票,还包运费,订单还是纷至沓来。
其中,订货最多的,还是京市和南边。
看看初见成效的花魔芋,再看看还是苗苗的果树,宋南星有一种“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错觉。
为了纠正这个“错误”,也为了把自家的蜂蜜给销出去,宋南星转身就投入到茶饮料的研之中。
在秦勇开学前,宋南星已经“研”出了大峰山版本的茉莉清茶和茉莉蜜茶,并送到了包括并不限于江靖川等人的面前,静待他们的品鉴结果。
所以,秦勇是揣着魔芋爽,带着茉莉清茶坐船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