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别说,虽然奉常这话一出,没人敢与其针锋,都在感叹于他的大胆。
但有些脑袋聪明的大聪明们一想,这话乍一听好像没道理,仔细一听其中蕴含着真理。
我就问你,是不是陛下上位之前兄弟都死光光了?
是不是上位之后不久就开始大旱?
是不是出现瘟疫了?
是不是各地揭竿起义了?
这么一看小皇帝好像确实是有点霉运啊。
连带着我们大梁都受苦。
又是想念先帝的一天!
这个时候大聪明果断的站出来力挺奉常。
只要王相振臂一挥,我们立马力挺王相,让小皇帝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德行有失
“陛下,臣认为奉常之言,不无道理。
今天下大旱,灾难四起,百姓哀声怨道,民心即为社稷,民心不稳,国本动荡。
陛下若是下罪己诏,则是救济天下之举,百姓定会感念陛下仁善,则民心归矣。
乱臣贼子闻之,则慌乱不已,天下安之!
奉常此举,王相劳心,实乃固国本安之良策啊。
用心良苦!”
不得不说这位大聪明比奉常会说话多了,小皇帝表情倒是稍微的缓和起来。
或许是看中了这点,眼见的臣子们看到皇帝态度的转变,觉得这事真的有希望。
但王相一点都不这么觉得,反倒是觉得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这种向天下人承认自己德行有失的罪己诏,别说是小皇帝不会下,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下有关自己德行有失这方面的罪己诏。
王相:“哈?”
有人问过我的意见吗?
敢情我是你们上司,为我声,但我的意见不重要?
憋屈,前所未有的憋屈!
渐渐的他们似乎都是被小皇帝的好态度所迷惑。
大聪明们都站出来。
有的借天意和民心说事,有的认为皇帝下罪己诏是树立榜样,而有的大聪明不想惹怒当今陛下,干脆点将罪行推到先帝景帝身上。
反正景帝在民间的名声也不咋地好。
又死了有段时间了,又不会开口说话为自己反驳什么,还不是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毕竟沉默代表同意。
先帝又不会蹦出来打他们一顿!
(景帝:“……”)
这主意好啊,这主意妙,既不得罪陛下,又有更好的理由和借口,还能稳定民心。
简直是一举三得。
至于先帝的面子和名声问题,他都死了,在乎这些个虚名做甚?
“呵呵呵!”
文帝听着下面群臣的胡言乱语,竟一半多的臣子都让他下罪己诏。
想来不是自己下罪己诏,倒是完全不把他这个皇帝颜面放在眼中。
“诸位大人,可知皇权,至高无上!皇权,神圣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