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时旭这个反迷信第一人的称号来源还是得从文帝的登基那场大旱瘟疫说起。
文帝初一登基就生大旱瘟疫还有各地的起义,这在当时被百姓看做是一种天罚。
古代人相信天神,相信天罚,而文帝初登基便天下大旱,瘟疫,洪水等等轮番上演。
这种情况自然的会被赵志等起义之人利用。
天命术数,天人感应的理论就连皇帝都相信,普通大梁百姓更是深信不疑。
而文帝的这种情况就很好被起义派人士利用。
皇帝是为天子,当今皇帝弑,兄而上,得位不正,上天有感皇帝德行有失,故而降此灾祸警戒世人,惩罚暴君。
经过这么一通的宣讲、传言百姓们无处泄的怒火终于是找到了出口。
已经绝望的大梁百姓想过种种办法,这种天灾到来已经出了他们能够解决的范围,就不得不求助一些神秘的手段。
祭拜,成为第一选择。
不管用,来到第二阶段献祭。
“河伯娶妻”、“献祭童男童女”这种古代常见型献祭手法。
直到最后阶段“易子相食”
而起义派人士宣扬的这种说法很明显的更加符合且契合百姓的心理。
“人总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惯性思维将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严格得目光去看待他人。
即便上刚刚上位的文帝还什么都没做,就已经被扣上这顶“德行全失,上天降罚”的大帽子。
已经绝望的,疯狂的百姓们找到一个点,一个非常好的理由将这一切怪罪到皇帝头上的理由。
正因为是皇帝无德,所以上天才降下大祸。
不然怎么人家景帝上位的时候就没有天灾?
怎么你这个小皇帝一上位就有天灾了?
而且还兄弟都死光光就剩下你一个了?
二十一皇子的名头他们多少也听说过一些,不学无术、横行霸道怎么看都不像是先帝的指定得继承人!
文帝可算是背上了一口好大的黑锅。
不对,应该是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真相了?
虽然是野史上得真相,毕竟野史不野那就叫正史了。
野史记载“为何徐成徐大将军甚少回长安,完全是因为文帝,他好龙阳啊!
然后咱徐成大将军为了避免遭受到文帝得迫害,所以选择一直在外行军打仗”
反正,总之,在这种论调的宣扬下什么天灾人祸大旱瘟疫洪涝泥石流啥啥的就连自己倒霉都能怪罪到文帝头上。
都是因为文帝无德无行所以他们如今才会变成这样,所以才倒霉。
有了文帝这个出气筒,这下大梁人都一致对外了,这正正好好正中赵志等起义军的目的。
比如赵志就曾用过人祭手段,管不管用另说,先祭了再说。
而文帝又下令禁止人祭,这就让天下百姓更为愤怒了。
好你个皇帝,我们还没怨恨你惹怒了上天,你这又让我们不向上天祭祀,祈祷上天宽恕,简直是罪恶至极。
感觉要是文帝站在他们面前能被砍成臊子】
{刚上位就背口大锅的文帝:“……”}
{不要脸的赵志!不要脸的七国贵族!
那天灾关我们文帝什么事?难不成咱文帝还能控制天气啊!}